本報記者 閆立良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在上海舉辦。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主管合伙人張京京受邀參加此次大會。她在會議期間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股市場及相關政策積極鼓勵包括AI賽道在內的科技創新企業,助力其跑出“中國加速度”,推動AI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當前我國已有大批企業提前布局人工智能賽道,部分頭部企業實現技術突破并引發全球關注。張京京通過對港股、A股、美股AI指數成分股的綜合分析后認為,國內AI企業在營業收入、利潤規模、研發費用投入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國內人工智能企業呈現顯著區域集聚效應,主要分布在北京(京津冀創新樞紐)、江浙滬(長三角產業集群)及粵港澳大灣區。張京京介紹,今年以來,我國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領域深度融合。目前,多地政府設立了人工智能專項基金,以推動本地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例如:廣東省設立“廣東省智能產業基金”,蘇州市設立“蘇州人工智能產業專項母基金”。
“目前國內具備一定規模的成熟AI企業群體數量相對還不多,整體呈現‘金字塔’結構特征,仍有很大發展潛力。”張京京稱,盡管國內部分頭部AI企業實現了技術突破,但相較于廣闊的產業應用場景,具備穩定營收規模、可持續商業模式的企業數量尚存在提升空間,產業規?;l展潛力尚待釋放。
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場景廣泛,但如何跑通商業化路徑,是現有企業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而借助資本、資本市場的力量推動企業發展成為業內的共識。張京京表示,在A股市場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有望進一步激發AI企業的上市熱情,預計將有更多人工智能企業主動對接資本市場,開啟IPO進程。與此同時,AI企業自身也需練好內功,在技術研發與商業化運營等層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日益完善,使得具有不同特點、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和規模的企業都能找到適合的板塊。不同板塊為各類科技企業提供了多元化的上市路徑。張京京認為,聚焦“硬科技”企業的科創板,其上市門檻雖高,但對盈利狀況的限制較松,尤其適合尚未盈利但具備高技術壁壘和市場潛力的AI企業。創業板更傾向于支持具有高成長性、創新性強的中小企業,尤其是那些在商業模式、技術應用等方面有突破潛力的公司。北交所則專注于創新型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其定位更偏向于服務實體經濟中的“隱形冠軍”,為這類企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融資平臺和支持機制。
“對企業而言,登陸資本市場是其發展歷程中重要的里程碑,但并非終點,我們希望助力AI企業實現規?;哔|量發展、拓展海外市場等長期目標,陪伴企業向更高階段邁進,真正實現‘領跑’世界的愿景。”張京京強調。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