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梁傲男
7月25日,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發布2025年上半年酒類進出口情況??傮w來看,上半年我國酒類進出口市場呈現“進口弱、出口強”態勢。
從進口來看,今年上半年,進口酒整體延續弱勢,進口總額為17.3億美元,同比下降13.6%;進口總量3.6億升,同比下降2.5%。
其中,烈酒進口金額降速明顯放緩,進口數量增速擴大,重回進口酒第一大類別,并呈現威士忌、白蘭地、白酒“三分天下”格局。上半年,烈酒進口總額7.2億美元,同比下降27.9%;進口總量5422萬升,同比增長10.3%。葡萄酒進口金額急轉直下,進口數量加速下行,上半年,葡萄酒進口總額為7.1億美元,同比下降0.1%;進口總量為11億升,同比下降12.7%。啤酒進口表現更趨疲弱,上半年,啤酒進口總額為2.4億美元,同比下降2.2%;進口總量18億升,同比增長2.5%。
山東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酒業分會秘書長歐陽千里表示,國內酒類消費場景正經歷深刻變革,過去在高端商務宴請、節日禮品市場占據主導的進口洋酒,逐漸被國產酒替代。
從出口來看,上半年我國酒類出口延續高速增長態勢。出口總額10.6億美元,同比增長21.5%;出口總量4.8億升,同比增長34.0%。其中,烈酒(白酒)與啤酒漲勢喜人。
具體來看,上半年,白酒出口總額5.3億美元,同比增長30.9%;出口總量831萬升,同比增長7.4%。上半年,啤酒出口總額為2.8億美元,同比增長25.8%;出口總量4.0億升,同比增長23.8%。葡萄酒出口總額2635萬美元,同比增長174%;出口總量203萬升,同比增長176%。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5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顯示,2025年,有63.9%的白酒企業均已布局或正在拓展海外市場。白酒企業“出海”目的地以亞太地區為主,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是比較熱門的“出海”目的地。
白酒行業分析師、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表示,伴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中國酒類逐漸走向國際是大勢所趨。驅動這一進程的,不僅有外部環境的助力,更有行業內部的主動革新。
歐陽千里表示,未來,中國酒企推進海外布局需從以下多方面著手:首先,針對海外市場需求推出低度產品,以適應當地消費者口味偏好;其次,積極選擇海外代言人、經銷商進行產品推介,借助本土力量提升品牌曝光度;最后,可適時收購或入股海外酒類品牌及貿易公司,通過資本與資源的整合,為海外戰略布局開辟新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