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6月20日下午,由上海數據交易所、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企業數據價值化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滬舉辦。論壇以“企業數據價值化進程與入表實踐”為主題展開研討,重磅發布“上市公司數據價值化研究榜單”等多項研究成果。
重磅成果相繼亮相
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正式發布《中國企業數據資產入表情況跟蹤報告(2024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吠暾崂砹松鲜泄九c非上市企業的數據資產入表實踐情況,并對數據資產入表與價值實現生態體系進行了系統性分析。
《報告》顯示,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年度報告,A股有1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數據資源入表的相關事項,共涉及入表金額21.64億元。非上市公司方面,根據課題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5年3月31日,國內已有330家非上市公司披露了數據資源入表情況,其中地方國企275家,民營企業45家,央企8家,事業單位2家;已獲得融資金額14.17億元。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數據資產入表名錄”網站也已同步上線,將公布2024年以來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數據資產入表情況,并展示所有上市公司數據資產入表清單、非上市公司數據資產入表清單以及數據相關融資的企業清單。
此外,為引導市場更科學地認識數據價值化的重要意義,論壇上,上海數據交易所、北京郵電大學、德勤中國和中創數經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上市公司數據價值化研究報告》。同時,基于對上市公司數據價值化的深入研究,上海數據交易所、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在論壇上共同發布了首個“上市公司數據價值化研究榜單”(以下簡稱“榜單”),為市場提供全新的、前瞻性的評價視角。
據了解,榜單以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構建了多維度指標體系,融合多種方法分配權重,經數據預處理驗證及專家動態反饋調整,以確保評價體系科學權威、覆蓋全面。榜單分為數據資源入表上市公司100強和數據資源未入表上市公司100強,同時按照行業、地區等維度做了區分,是國內首個系統性評價上市公司數據價值化進程的研究成果。
上海數據交易所研究院副院長于百程表示,對上市公司來說,數據價值化榜單可以作為企業戰略升級與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指引,推動企業建立完善的數據治理架構,從被動合規披露轉向主動展示數據價值,增強市場信息透明度。此外,數據價值化榜單還為產業及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重要的戰略牽引,清晰地勾勒出各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現狀與差距,直觀地暴露出行業間的“數字鴻溝”,為政策資源的精準配置與科學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嘉賓共話“數據價值化”
對數據的開發利用,關系到數字時代上市公司的競爭力。數據價值化不僅能夠為企業帶來新的增長點,還能夠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論壇上,多位嘉賓參與了以“中國企業數據價值化發展趨勢”為題的圓桌討論。嘉賓們圍繞企業數據價值化戰略制定、企業數據資產入表、數據資產運營、數據資產管理、數據價值釋放路徑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嘉賓首先談到數據資產入表的現狀,認為當前數據資產入表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產權邊界模糊,公共數據與商業數據的界定尚不明確,會計準則執行難度大,數據分類、計量及收益量化存在困難,企業入表動機復雜,優質企業入表意愿低,二級市場投資者對數據要素概念也存在較大分歧。
圍繞數據價值化路徑,有嘉賓認為,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和全國統一數據交易市場構建是關鍵。高質量數據集需實現多模態融合與垂直場景應用,避免單純賣數據,轉向數據、算法、場景相結合的復合型收益模式。而全國統一數據交易市場的構建能降低交易摩擦成本,當前區域交易所分散,需統一市場規則和確權機制,同時推廣隱私計算等技術保障數據安全,培育數據中介連接供需兩端。
關于數據資產資本化,嘉賓們認為可通過證券化、信托等方式拓展融資渠道,部分企業已通過入表實現扭虧為盈,二級市場投資者期待更多標桿案例出現。
嘉賓們希望,在保障數據安全與隱私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數據價值,推動數據資產估值成為新熱點,助力企業培育“第二曲線”??傮w而言,數據資產入表是數據價值化的重要起點,但需突破產權、估值、流通等多重挑戰,通過政策、技術與市場協同,實現數據要素對實體經濟的深度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