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豪悅)4月24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投融資論壇,就重新點燃投資者熱忱,挖掘電影投融資領域潛藏新價值進行探討。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李小明表示,北京國際電影節始終堅持“共享資源、共贏未來”,積極搭建影視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對接橋梁,培育互利共贏的創新生態。
北京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戴煒提出未來北京銀行將深耕文化兼容、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強化數字賦能,推進全方位的金融創新;支持精品力作,強化全過程服務陪伴,并在北京市電影局指導下,助力多部精彩電影實現口碑市場的雙贏,以金融活水全方面賦能電影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面對觀眾對內容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觀影消費習慣悄悄轉移、市場產能收縮等為行業帶來的多重壓力。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肯定春節檔的票房佳績,但強調電影市場不能是“一花之春”,而需是“百花齊放”,要關注多元類型影片。他在現場呼吁更多電影人發揮自身價值,鼓勵更多耐心資本進入,依據市場、觀眾與投融資變化靈活完善,讓投融資更高效,以抵御資本風險,達成多贏雙贏局面。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葉寧表示愛奇藝始終把電影作為長期投資的領地,“我們堅持長期主義的精神,洞察轉變,尋覓分享長期主義的信息。”他提出雖然《哪吒》把票房天花板砸穿,但真正的天花板是數量眾多的觀眾,優秀的創作才是不二法則、第一性原理,是建立長效機制的本質緣由。
(編輯 張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