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邢萌)4月17日,中誠信國際2025媒體溝通會于北京順利召開。本次活動聚焦新形勢下債券市場的新動向,與會嘉賓共同探索中國特色評級賦能下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趨勢,解讀評級行業創新業務,探討市場發展機遇。
中誠信國際執行副總裁、中誠信綠金總裁薛東陽在致辭中表示,2025年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形勢復雜多變,評級在資本市場作用愈發重要。中誠信國際作為頭部評級機構,為各類市場參與者提供關鍵的信用信息參考。投資者借助這些信息,能夠更精準地識別信用風險,合理評估投資價值,進而做出更為科學的投資決策。對于融資企業而言,公正客觀的評級結果能幫助其在市場中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未來,中誠信國際將繼續秉持專業公正原則,深化創新,為市場提供更全面服務。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表示,今年一季度經濟領域迎來多方位改善,供給端工業生產維持韌性,新動能對生產的貢獻逐漸加大。需求端受“兩重”“兩新”支撐,投資、消費也提升至4%以上的增長水平。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加劇,要做好自己的事,以短期穩內需、科技創新、中長期結構性改革為政策著力點。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譚暢表示,一季度債券市場呈現取消發行增多、融資結構分化、科創債延續擴容、收益率寬幅波動、風險釋放平穩可控等特征。投資策略上可把握政策機遇下的配置機會,同時關注房地產企業、出口導向型企業以及產業升級過程中傳統產業面臨的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中誠信國際的前身為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始創于1992年10月,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成立的中國第一家從事信用評級、金融證券咨詢和信息服務的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服務機構。
(編輯 張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