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論市 > 正文

    不動產投資基金可抄底存量商品房——打臉房住不炒?

    2023-02-26 19:31  來源:蝸居資訊

        這兩天樓市最大的瓜,莫過于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

        2月20日深夜,證監會發布“證監會啟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支持不動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正式啟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

        這個不動產私募投資雞精不同于以往的房地產雞精,這個雞精可以買存量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和租賃住房等,也就是說能在房地產市場上流通的不動產,除了新房外,這個雞精都可以買。

        國家一直強調房住不炒,嚴控機構炒房,而這個試點,其實相當于允許機構炒房了,有點打臉!

        這個試點的推出,有人認為是核彈級的,對樓市有著石破驚天的顛覆力量,真會是這樣嗎?

        筆者認為,大概率會有兩種結果:

        1、試點這事或會被熱炒一陣,但最終掀不起波瀾,對當下房地產市場來說,頂多算冒了個大一點的泡泡而已。

        搞雞精都是些什么人呢?個個人精啊,在人口出生率轉負(2022年人口增長率為-0.6‰),老齡化加劇和房地產盛極而衰之下,這些人精可不同于普通老百姓一樣的韭菜,他們投資房子,最后都得找韭菜來接盤啊,如今老韭菜手里沒錢,嫩韭菜還割不了,怎么脫手,沒有良好預期,雞精怎么可能去當冤大頭呢?

        2、試點會加速樓市的兩極分化,即一線(含新一線)城市的房價會持續穩步上漲,而三四五線城市樓市會加劇低迷,房價陰跌綿綿。

        直白點說就是:一線會活得更好,三四線會死得更早。

        不動產投資雞精可不是搞慈善的,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賺錢。稀缺決定價值,稀缺的一線新一線城市核心板塊的房子,無疑是不動產投資雞精的最愛。房地產投資其實沒啥技術含量,對于智商正常的人來說,只要票子足夠多,咬著北上廣深杭成等一線新一線城市的核心板塊買買買就行了,在絕對的資金實力面前,什么技術分析都只是一個屁。

        一線新一線城市的房子在雞精們持續買買買之下,愈加稀缺,房價上漲,賺錢效應凸顯,買的人更多,更稀缺,房價繼續上漲,于是,買買買和漲價交替循環。而且,只要雞精們的錢夠多,甚至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壟斷效應,房價能不上漲嗎?

        當然,前提是國家“房住不炒”這塊布不要了——機構買房不限購。

        而與之相對的,是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因為資金的此消彼長和一線城市房子的賺錢效應,必將加速本地市場的交替向下——即沒人買,房價降,房價降更沒人買,房價更得降,市場進入了一個無法自拔的下循環。

        當然,兩極分化的趨勢同樣適用于同一座城市的核心板塊和非核心板塊之間關系,就比如,成都浣花溪與黃忠,金融城與三圣花鄉。

        最后,說點有意思的事。近段時間,很多城市都在曬本地的樓市數據,數據都是妥妥的量價齊升,基本都在說本地房地產市場迎來了小陽春,回暖了。

        然而,真的回暖了嗎?

        2月20日證監會出此大招,有點此地無銀??!

        這是不是足以說明當下的樓市還惱火得很呢?作為普通老百姓的我們,該怎么想?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