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上投摩根成長先鋒混合基金經理倪權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當下市場正處在諸多負面因素疊加的時間點,但這并非常態。展望后市,出現更加極端事件的概率并不高,降準靴子落地后,此前對市場構成壓力的因素會逐漸消解,市場環境也有望逐步向好。
“從基本面角度看,我國宏觀經濟仍穩中向好,2022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快于2021年第四季度4%的增長速度。此外,當前產業政策已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以房地產行業為例,很多城市在投融資和限購政策上已逐步放開,這些是利好資本市場的因子。”倪權生認為,流動性方面,從去年底到現在,市場實際處于一個釋放流動性的周期。而在央行此次降準的后續過程中,流動性對市場的提振作用值得期待。
展望后市,后疫情時代下,倪權生較為看好下游需求相對旺盛的制造業。原因在于這類制造業公司和其他行業公司的不同點在于,疫情緩解后若訂單需求尚在,可以在產能上進行適當加速。因此,后疫情時代,得益于相對較好的下游需求,制造業公司有機會實現較強的業績彈性。此外,半導體和軍工等行業未來仍有不錯的成長空間。
倪權生強調,從整個市場角度而言,當前分位數(指數相對于無風險利率的比值)的標準差在兩倍以下,上一次出現這種極端值的情況,還是在2018年的市場底部。從周期理論看,當市場的估值、流動性和情緒都處于冰點時候,往往也是比較適合增持基金的時間點。當然,如果投資者仍然心存顧慮,不妨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