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銀行“搶灘”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代銷 或帶動中間業務收入增長

    2024-10-28 23:25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熊悅

        近日首批20只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集體發售,各類代銷機構已競相掀起銷售熱潮,而銀行是重要的代銷渠道之一。

        多家國有大行及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加大對中證A500指數基金相關產品的營銷力度。大多銀行開設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認購專區,也有銀行以“一折認購費”“0申購費”吸引投資者。此外,記者從業內獲悉,有銀行已針對中證A500指數基金產品下發銷售計劃和指標任務。

        銀行積極營銷相關產品

        據記者梳理,首批20只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中,16只由銀行托管,托管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5家國有大行,以及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4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產品代銷方面,托管行主銷的基金各有側重。具體來看,招商銀行托管主銷5只產品,為上述銀行中托管主銷產品數量最多的機構,包括泰康中證A500ETF聯接基金、博時中證A500指數基金、華夏中證A500指數基金、華安中證A500指數基金、大成中證A500指數基金。工商銀行托管主銷3只產品,包括南方中證A500ETF聯接基金、景順長城中證A500ETF聯接基金、招商中證A500ETF聯接基金。平安銀行托管主銷2只,其他托管行均托管主銷1只。

        某國有大行的理財客戶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是一個新的指數基金,相關產品的認購客戶較多,認購資金量較大。同時,由于這類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為中風險及中高風險,因此會提醒客戶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去選擇認購。

        記者從業內獲悉,為吸引投資者認購,有銀行針對代銷的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推出費率優惠。例如,招商銀行代銷的20只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A份額買入費率打一折至0.10%。其他銀行代銷的基金,A份額認購費率根據購買金額的多少有所不同,一般在0.10%至1.20%之間。

        基于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的市場投資熱情較高,截至目前,兩只由招商銀行托管主銷的基金——博時中證A500指數基金、泰康中證A500ETF聯接基金均已宣告提前結募。其中博時中證A500指數基金僅發行2日即完成首募,泰康中證A500ETF聯接基金僅一天便快速結募。

        代銷業務有望回暖

        整體來看,當前公募基金代銷行業呈現銀行、券商、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三足鼎立格局。就股票型指數基金保有規模而言,券商的市占率較高,其次是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和銀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股票型指數基金保有規模方面,券商及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的市占率合計近90%,銀行保有規模為1339億元,市占率為9.84%。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對記者表示,此次20只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發售,銀行渠道展現出較強的“代銷力”,主要由以下因素所驅動:一是銀行推出認購費率優惠以吸引投資者;二是銀行機構重視相關產品發行,并加大產品推廣力度;三是銀行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和成熟的銷售網絡,因此在代銷基金時擁有天然的優勢。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認為,面對被動指數型基金崛起的市場機遇,銀行機構有動力推動場外指數基金發展,以獲得更多收益。

        卜益力認為,從業務層面來看,銀行發力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等基金代銷有多重好處,一是銀行通過代銷基金,可以獲得銷售傭金和管理費等收入,有助于增加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擴大市場份額;其二,中證A500場外指數基金有助于豐富銀行的基金產品供給,滿足銀行客戶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提升客戶體驗和客戶黏性;其三,銀行通過積極參與熱門基金產品的代銷,有助于增強其品牌影響力。

        “伴隨資本市場回暖,銀行基金代銷業務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周期。站在更長的周期看,隨著居民儲蓄逐步向其他金融產品分流,銀行大財富管理業務正在進入長期景氣周期,有望帶動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持續增長。”薛洪言表示。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