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昌校宇
端午節前后,《證券日報》記者實地探訪上交所首批5單公募REITs中三個不同類型的項目。雖然細分行業特點不同,但較強的抗周期能力是三個項目底層資產的“共同賣點”。
普洛斯REIT的底層資產在抗經濟周期方面非常“自信”。這份“自信”微觀層面源于自身對于客群的結構優化,形成多點開花、普遍適應的服務能力;宏觀層面,更多的源自我國正在加速構建的新發展格局。促進“雙循環”,需要激發消費活力,而消費升級對于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有著天然的拉動力。對于位于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核心集散地的物流園而言,只要保持優秀的運營能力,項目的抗周期能力應該是沒有懸念的。
成功募資14.95億元的首單“滬籍”項目——張江REIT底層資產的抗周期能力也很鮮明。其底層資產張江光大園位于國家級高科技園區張江科學城內,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的核心區域。入駐企業的“朋友圈”包括在線經濟、金融后臺、集成電路、先進制造業的頭部企業,這些新興行業或傳統行業的科技資產,契合中國經濟產業政策導向,也就是“政策加持”,自然具備較強的熨平周期能力。
首創水務REIT的底層資產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穩定性及持續性較強。因其目前負責的市政污水處理類特許經營項目都是通過有關部門公開招標確定,項目運營期間,污水處理單價價格調整機制、污水保底處理量都通過特許經營協議進行了約定。
首批試點公募REITs進入上市讀秒階段,萬億元量級規模的市場即將啟航。我們相信,穩健的抗周期屬性不僅屬于首批試點項目,也將是未來上市資產的最大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