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7月15日,據銀保監會官網消息,銀保監會近日印發《關于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管理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堅持發展與規范并重,在鼓勵商業銀行穩妥推進數字化轉型,充分發揮互聯網貸款業務在助力市場主體紓困、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優化消費重點領域金融支持等方面積極作用的同時,針對商業銀行在業務開展中風控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從履行貸款管理主體責任、強化信息數據管理、完善貸款資金管理、規范合作業務管理、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進一步細化明確了商業銀行貸款管理和自主風控要求。
在履行貸款管理主體責任方面,《通知》提到,商業銀行應當提高互聯網貸款風險管控能力,獨立有效開展身份驗證、授信審批和合同簽訂,嚴格履行貸款調查、風險評估、授信管理、貸款資金監測等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金融管理部門對征信、支付和反洗錢等方面的要求,防范貸款管理“空心化”。
《通知》明確加強貸款資金管理。貸款資金發放、本息回收代扣、止付等關鍵環節由銀行自主決策,指令由銀行發起。
《通知》還要求,商業銀行應當規范與第三方機構互聯網貸款合作業務,充分發揮助力普惠金融的積極作用,定期評估合作發放互聯網貸款的綜合融資成本。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互聯網貸款作為傳統線下貸款的重要補充,有利于更便捷地滿足企業和居民合理融資需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不斷提高金融便利度和普惠覆蓋面。
據統計,截至2021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互聯網貸款余額5.75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用于生產經營的個人互聯網貸款和企業流動資金互聯網貸款同比分別增長68.1%、46.3%。(蘇向杲 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