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薌逸
暑期是文旅消費的傳統旺季。為激發暑期消費活力,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份至8月份舉辦2025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據悉,暑期消費季期間,各地將圍繞消夏避暑、濱海度假、觀演賞劇、趕集看展、親子游樂、夜間消費等暑期文旅消費熱點,舉辦超4300項約3.9萬場次文旅消費活動,發放超5.7億元消費補貼。
近期,多地結合暑期消費特點,積極推出促消費活動及惠民措施,充分發揮暑期效應,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例如,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宣布,陜西將策劃推出暑期文旅活動1216項2792場、夏季旅游精品線路111條,發放價值2000余萬元的暑期惠民卡券。
四川提出,7月份至9月份消費季期間,四川將特別推出暑期消費季大禮包,發放6565萬元暑期文旅消費券。
7月8日,浙江省商務廳等12部門發布的《“激情浙夏快樂消費”2025年暑期促消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力爭暑期(7月份—8月份)全省舉辦各類促消費活動超2000場。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地推出的暑期促消費政策與活動直接降低消費成本,提升居民消費意愿,預計將有效激發居民消費潛力。
“發放暑期消費券能夠在短時間內激發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助力暑期消費市場繁榮。”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各地把握暑期消費旺季時間窗口,適時推出文旅消費活動、發放消費補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發放補貼、舉辦文旅活動外,各地還不斷創新消費場景,探索“夜游+”“演藝+”“賽事+”等融合消費形式。
在上海,以“夜來上海,共赴熱愛|NightLiveGoesOn”為主題的2025上海夜生活節,推出潮流運動之夜、電競生活月、申夜現場音樂季等上海市首批130個主題特色夏夜活動以及“公交+消費”“游船+消費”等一批特色場景。
浙江在《行動方案》中明確,推廣“餐飲+”融合引流模式。開展“餐飲活動進商場助消費專項行動”“味美浙江百縣千碗+地方特色”等主題活動,打造“餐飲+百貨零售、體育賽事、文旅演藝”融合引流的消費新熱點、新場景。
江蘇提出,利用暑期疊加“蘇超”賽季契機,將結合賽程安排,舉辦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家門口”看大展、賞好戲、享非遺系列活動。同時,不斷完善“足球+城市IP+文旅消費”復合生態鏈,吸引更多人“為一場比賽奔赴一座城”。
付一夫表示,夜經濟、賽事經濟等新消費場景營造出沉浸式的消費氛圍,為消費者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從而激發其消費意愿。同時,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活動能更大程度上帶動客流量,拉動旅游、餐飲、住宿、購物等相關領域的消費。
洪勇認為,夏日中的“夜游+”“演藝+”“賽事+”等復合式消費場景,通過融合文化、旅游、體育等多種元素,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消費體驗,促進消費升級。這種模式還推動了消費鏈條的延長,形成了多層次的消費結構。
談及如何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洪勇建議:“政策層面可以通過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如簡化消費流程、提高消費便利性、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舉措,來激活和滿足消費者需求。”
付一夫表示,在行業層面,各相關企業應捕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趨勢,針對當前年輕消費者對于情緒價值的追求,進一步創新消費場景,推動業態融合,推出更多富有體驗感與文化內涵的產品和服務。
(編輯 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