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金融業正群策群力。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不僅滬深交易所的首單抗“疫”公司債相繼落地,多家企業的超短期融資券(疫情防控債)以及金融機構以抗“疫”為主題的債券均已成功發行。在業內人士看來,以疫情防控為重點的金融財稅支持將繼續加力,且2020年赤字率上調或是大概率事件。
具體來看,2月4日,武漢車都四水共治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四水”)綠色項目收益公司債獲深交所無異議函。這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后,湖北省首單獲批的創新品種公司債券項目;2月5日,武漢當代明誠文化體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掛牌轉讓獲上交所無異議函。
“武漢四水公司債的快速獲批是深交所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機制功能,幫助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的積極舉措。”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深交所將在固定收益產品發行上市一站式服務基礎上,繼續支持并協助已取得批文的疫情較重地區發行人,以及募集資金或基礎資產涉及疫情防控物資生產、采購和運輸等的發行人和原始權益人快速啟動發行,優化融資安排。目前已取得批文的疫情較重地區發行人還包括長江證券、啟迪環境等。
無獨有偶,2月7日,廣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在深交所非公開發行戰疫專項公司債券,而這也是交易所市場首只完成發行簿記的戰疫專項債。此外,包括中國南山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華發集團有限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物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也已完成超短期融資券(疫情防控債)的發行。
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固收分析師楊業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金支持是抗擊疫情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能夠幫助購買防疫物資和生活資料,也能夠改善疫情影響較大地區和行業的資金情況,減緩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及經濟的影響。
事實上,除了企業借助發行公司債完成融資外,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亦通過發行以抗“疫”為主題的債券,為疫情防控工作予以“補血”。
展望未來,渤海證券研究所證券分析師周喜認為,雖然以疫情防控為重點的金融財稅支持仍將繼續加力,但針對維穩經濟的政策仍將是下一步政策調控的重點。在此過程中,維持寬松的貨幣環境、有針對性的信貸支持政策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相較于貨幣政策而言,財政政策依舊是調控的主角,隨著專項債發行及投入使用節奏的進一步加快,2019年四季度末有所減力的財政支出力度將再度強化,2020年赤字率的上調也將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