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在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的同時,監管層也要強化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
■本報記者 傅蘇穎
昨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18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近日,外匯局根據上海和深圳試點需求和外匯形勢,擬增加上海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和深圳QDIE(合格境內投資企業)總額度。下一步,也會根據試點和國際收支狀況來穩步支持金融市場開放。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王青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外匯局擬增加QDLP和QDIE總額度,背后存在三個驅動因素:
首先,2017年以來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基本平衡,外匯儲備持續小幅增加,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穩中有升,對一籃子貨幣相對穩定,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基本消散;其次,4月10日我國領導人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布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而推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伴隨國內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認知能力與投資意愿不斷上升,QDLP和QDIE能夠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全球配置途徑。
預計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年內將會有包括開通“滬倫通”、擴大QDII規模等在內的一系列金融開放措施出臺。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所長助理曲強向《證券日報》記者接介紹稱,QDLP在上海試點是采用私募方式主要是投二級市場,而QDIE在深圳試點的投資范圍更廣,除了可投二級市場外,還包括另類投資、房地產和一級市場都,可以說是縮小版的全面資本放開格式,只不過是加上了額度限制。當前在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減少,外匯逐步流入等因素驅動下,此時繼續推進改革有助于促進市場化競爭,讓中國企業更好的適應國際化競爭,外資機構也能更加熟悉中國的募資和投資法規,以便了解如何服務中國的投資者和消費者。
但王青也指出,在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的同時,監管層也要強化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注重國內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加強與國際監管機構的合作,對外匯流動實施動態監管和風險預警,防止非理性的跨境資本流動行為對我國宏觀經濟穩定造成沖擊,避免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