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毛藝融)香港證監會與香港金管局就持牌法團和注冊機構的非交易所買賣投資產品銷售活動進行的聯合調查顯示,總交易額由2022年的37990億港元增至2023年的43380億港元,增幅達14%。
受訪公司認為,2023年整體市場氣氛有所改善。在此背景下,從事投資產品銷售的公司數目由2022年的371家升至2023年的380家。約68%的公司稱其交易額按年增長,而約29%的公司將其銷售團隊擴充50%或以上,以配合不斷增長的業務需要。參與交易的客戶數目亦增加15%至超過940000名。
投資產品錄得銷售穩健增長,主要是因為集體投資計劃、債務證券及結構性產品的銷售分別增長3940億港元、800億港元及590億港元。
在2023年,結構性產品依然是受訪公司銷售最多的產品種類,占總交易額的46%(19800億港元)。集體投資計劃及債務證券亦位列三甲,分別占29%(12780億港元)及17%(7280億港元)。
股票掛鉤產品的交易額為12060億港元,占2023年銷售的全部結構性產品的61%,高于2022年的53%。在大型公司銷售的前五大產品中,其相關股票以互聯網(29%)、汽車(27%)及科技(20%)行業為主。
(編輯 王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