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證券要聞 > 正文

    今年以來港股公司回購額突破千億港元 行業龍頭多次大手筆操作

    2025-07-10 23:52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孟珂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上市公司回購進一步升溫。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年內已有206家港股公司啟動回購計劃,涉及金額合計1007億港元,行業龍頭多次大手筆回購。

        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港股市場回購潮反映出企業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龍頭公司通過回購傳遞股價低估信號并優化資本結構。同時,政策支持與市場回暖推動更多企業加入回購行列,相關企業的

        行業分布從互聯網、金融擴展至消費、醫藥,顯示市場信心逐步修復。

        港股或已進入價值修復階段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年內港股市場共有206家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這一數字不僅明顯超過去年同期的186家,還超過2023年全年的205家。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從規模來看,公司回購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其中,頭部企業集中度尤為顯著,凸顯了自由現金流充裕的企業在估值明顯折價背景下的主動布局策略。

        對于今年以來港股上市公司積極實施回購的情況,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認為,港股回購潮本質是企業對估值修復與股東回報的主動布局。他表示,一方面,低估值吸引力凸顯,企業通過回購向市場傳遞價值低估信號;另一方面,政策紅利發揮了催化作用,港交所庫存股新規賦予企業更大資本運作空間。這既體現龍頭企業對自身發展的信心,也反映政策紅利正在激活市場活力。

        劉祥東分析認為,當前港股上市公司吸引力顯著,全球主要經濟體均進入降息周期,市場流動性改善,企業融資成本降低,現金流充裕的公司加大回購力度。

        章俊表示,這一輪回購潮所釋放的信號具有多重含義。其一,產業資本對企業內在價值的認可顯著高于二級市場當前定價,強化了市場底部區域的確認邏輯。其二,企業治理理念趨于成熟,更多關注股東回報與資本效率,在缺乏高增長項目的階段,回購成為提振市值的重要手段。其三,部分行業的企業回購動作或隱含著對宏觀環境逐步企穩的預期,顯示出行業景氣預期邊際改善的苗頭。

        “港股市場的回購潮,一方面反映出企業中長期信心增強,龍頭公司如騰訊控股、友邦保險等持續回購,充分表明其對業務前景的積極樂觀預期;另一方面,市場底部特征逐漸顯現,回購潮通常伴隨后續上漲行情,當前港股或已進入價值修復階段。”劉祥東表示。

        行業巨頭引領回購潮

        Wind資訊數據顯示,年內騰訊控股、匯豐控股及友邦保險等行業巨頭不僅回購次數多,且回購金額龐大,分別為395億港元、190億港元以及169億港元。這三家公司合計回購額占港股市場總回購額超過75%,而前十名回購額占比則超過港股總回購額的近90%。

        “回購王”騰訊控股已連續多年穩居港股回購金額榜首。值得關注的是,在騰訊控股披露的2024年年報中,宣布2025年計劃至少回購價值800億港元的股份。

        從恒生行業名稱分類來看,醫療保健業、非必需性消費、資訊科技業等行業中上市公司數量居多,成為今年港股回購主力軍。

        章俊表示,從行業結構看,回購力量由傳統權重板塊向更多行業擴散。盡管互聯網與金融仍是主力軍,但消費、醫藥等板塊的參與度顯著提升,體現出更多非周期行業在估值壓縮和基本面改善后,通過回購主動強化股東回報。這種結構性擴散不僅豐富了市場主體的行為模式,也反映出產業資本對不同板塊前景的再評估。

        劉祥東認為,今年港股市場回購呈現出多個顯著特點:一是龍頭效應明顯,行業巨頭在回購中起到引領作用;二是參與回購的公司所屬行業較為分散,不再局限于少數幾個行業;三是回購策略不斷優化,例如騰訊控股采用每日穩定回購模式,并配合股份注銷來提升股東回報。

        展望后市,章俊預計,港股上市公司回購行為的持續性已具備堅實的現實基礎與制度保障。從企業層面看,財務能力與估值錯配的格局仍在延續。特別是在互聯網與金融板塊,龍頭企業自由現金流穩健增長,而其股價長期處于歷史估值低分位區間,形成回購的天然激勵機制。同時,當前企業治理理念正發生深層轉變。在全球增長趨緩、利率水平中樞下移的大背景下,企業越來越多地將提升股東回報、優化ROE(凈資產收益率)作為戰略重心。

        劉祥東也認為,港股上市公司回購潮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短期內,將提振市場情緒,減少流通股供給,支撐股價企穩;中長期,則將優化資本結構,提升ROE和每股盈利,增強藍籌股吸引力。

        “短期看,港股估值優勢與政策支持將延續回購動力,但仍需警惕外部環境擾動。”田利輝表示,回購本質是短期行為,長期價值仍需基本面支撐。當前港股正通過“回購+政策”雙輪驅動,為投資者創造機遇,但理性研判公司戰略與行業趨勢才是根本。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