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理財頻道 > 理財 > 正文

    認購踴躍創新頻出 養老理財產品不斷擴容

    2022-07-09 06:3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今年以來,養老理財試點產品不斷擴容,截至目前存續養老理財產品共27只。相比首批試點產品,今年以來新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在期限、運作模式等方面均有創新。經過幾個月籌備,第二批試點機構養老理財產品蓄勢待發。業內人士認為,養老理財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建議推出更多開放形態的養老理財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

        第二批試點產品蓄勢待發

        隨著養老理財試點擴圍至“十地十機構”,第二批試點理財公司正積極準備發行產品。記者了解到,第二批試點公司擬發行的養老理財產品仍將延續長期、穩健、普惠的特點,部分產品將于近期發行。

        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銀保監會相關工作部署,公司在制度保障、風控措施、團隊搭建、產品設計、系統支持、估值清算、消保機制等方面做好了嚴格安排和全面準備,以保障公司養老理財產品高效、穩健運行。其首批試點產品將在完成所有報批手續后盡快與廣大理財客戶見面。信銀理財擬在十個試點城市同步發行首批試點產品。

        中郵理財相關負責人稱,養老理財基于自身長期性、穩健性等特點,將成為銀行理財公司加快布局權益市場的抓手,未來將為權益市場注入增量資金。

        農銀理財總裁段兵表示,在產品管理層面,要集中專業力量把養老理財產品管理好,把投資風險控制好,采取成熟的投資策略優化大類資產的配置,降低、平滑經濟金融周期波動對產品的影響,由此獲取持續、相對穩定的投資收益。

        養老理財創新頻出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末,養老理財產品的認購金額已超過600億元。

        中國理財網信息顯示,目前存續養老理財產品共27只,其中建信理財、光大理財、工銀理財、招銀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分別發行10只、7只、6只、3只、1只產品。

        相比去年12月首批試點養老理財產品,今年以來新發行的產品在期限、運作模式等方面均有所創新。例如,貝萊德建信理財發行的首款養老理財試點產品“貝萊德建信理財貝安心2032養老理財產品1期(封閉式)”投資期限為十年,是目前期限最長的養老理財產品。

        在運作模式方面,除封閉式產品外,多家公司增加了開放式產品。以“建信理財安享固收類按月定開式(最低持有5年)養老理財產品”為例,該產品按月定期開放申購,支持智能定投,60周歲以上客戶可不受最低持有5年限制,可在產品開放時間段內申請贖回。

        此外,相比于首批4只試點產品均由母行代銷,已有部分理財產品代銷渠道拓寬。例如,“建信理財安享固收類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2022年第6期”由招商銀行進行代銷。

        發展空間巨大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個人養老需求和理財需求不斷上升,養老理財市場發展空間巨大,有望成為理財公司獲取長期資金來源的重要突破口。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有望成為個人養老金的主要配置領域,養老理財也將迎來重要機遇。工銀理財黨委委員李雪松認為,一方面,要將豐富的產品類型與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度相結合,推出更多開放形態的養老理財產品,增加定投功能,持續分紅條款,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建議細分客戶群體,根據不同年齡段客戶的不同養老需求,設計出不同產品類型配置的資產范圍,采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養老理財產品期限較長,投資者更偏好中短期產品,如何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增強產品吸引力是重要考量,即如何用長期限的資金換取穩健、更具吸引力投資收益。此外,試點養老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通常設定較高,客戶對養老儲備資產的凈值波動容忍度相對更低,在投資過程中如何有效控制回撤、凈值表現不佳時如何做好客群維護,這些都是新的挑戰。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