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金婉霞
7月1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有關情況,其中關于商業健康保險提到,“鼓勵商業健康保險擴大創新藥投資規模”“適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發展需要,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
多位行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關政策對于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對我國構建以基本醫療保險為基礎,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和醫療救助等支付方式相互補充的多元醫療支付體系是重大利好。
上海鎂信健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鎂信健康”)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小棟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目前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發展,在醫保之外構筑多元支付體系,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而言尤為重要。”致??萍加邢薰綜MO羅霄對記者表示,醫療創新支付市場已處于爆發前夜,“預計未來五年將形成‘基本醫保保底線、商業健康保險補高端、健康管理控前端’的分層支付生態。”
解決創新藥械多元支付難題
近年來,國內創新藥研發和審批速度持續加快,越來越多的國產創新藥械獲批上市。但由于多元支付體系的缺失,出現了國內市場“喂不飽”藥企的情況。一位醫藥政策研究者對記者表示,包括藥械企業、保險企業等方面在內的產業鏈多方呼吁,希望通過引入新的支付方、激活國內醫藥市場。“這對于醫療健康行業的可持續創新發展至關重要。”他表示。
記者注意到,破解創新藥械多元支付難題,上海等地已先行先試進行了探索。比如,于2023年7月份發布的《上海市進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機制支持創新藥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28條措施(以下簡稱“28條”),其中有16條措施都提到了促進商業健康險規范發展。
在此次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方面進一步提到,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重點納入創新程度高、臨床價值大、患者獲益顯著且超出基本醫保保障范圍的創新藥,推薦商業健康保險和醫療互助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參考使用。
“商保如果能夠壯大起來,將為創新藥支付帶來巨大潛力。”再鼎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再鼎醫藥”)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朱彤說,再鼎醫藥也在積極對接商保,多款創新藥械被納入“滬惠保”保障范圍。比如,腫瘤電場治療儀愛普盾進入“滬惠保”以來,已有超過200位患者進行報銷理賠,最高報銷比例為70%。
平臺企業正積極布局
實際上,為解決行業支付痛點,已有多家企業瞄準這一機遇進行布局,鎂信健康即其中的代表企業之一。6月30日,鎂信健康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據招股書信息,成立于2017年的鎂信健康已是中國最大的醫藥多元支付平臺。截至2024年底,該公司累計服務保單數量約3.93億,與超140家藥企、超90家保司達成合作;2024年,鎂信健康已覆蓋了中國已上市一類新藥的40%。
這一市場也為鎂信健康帶來了頗為可觀的業績增長。據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鎂信健康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69億元、12.55億元、20.35億元,2022年至2024年復合增長率約38%。
政策開閘后,或有更多的產品與商業模式出現。羅霄向記者細數了幾種可能的商業模式:比如,可以搭建“醫療—醫保—商保”數據橋梁,提供精算定價與動態風控模型;或者設計療效的對賭協議,如3個月無效退款;再比如,聯合藥企、險企推出區域定制化險種,提供理賠系統直連服務;也可以整合可穿戴設備等硬件、健康管理平臺軟件、保險支付端,以“監測—干預—保險”的形式提供產品服務等等。他還表示,公司也已有相關的戰略計劃。“公司致力于成為醫療創新支付的‘連接器’與‘加速器’。”羅霄稱,通過解決支付端與供給端的結構性矛盾,最終實現“患者可及、藥械可惠、險企可控”的可持續生態。
由于處于緘默期內,對于相關規劃安排鎂信健康未對記者回復。在招股書中,鎂信健康表示,未來,公司將利用真實世界數據,為保司擴展更多鏈路服務、深化與藥企在多元支付方案設計等方面的合作等,以及為患者提供更多容易獲得且價格親民的醫療產品。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