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互聯網金融 > 正文

    銀聯云閃付聯動淘寶、微信 “支付隔閡”正在“破冰”

    2021-08-26 21:24  來源:證券日報網 李冰

        本報記者 李冰

        銀聯云閃付、淘寶、微信支付正在實現三方聯動。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發現,通過云閃付App“掃一掃”,掃描個人微信“收款二維碼”,可完成付款,意味著微信支付實現了與銀聯云閃付的互聯互通。同時,手機淘寶、天貓開始測試接入銀聯云閃付,部分交易及場景已可實現用云閃付付款。

        對于上述消息,《證券日報》記者分別向三方進行核實,但上述各方均三緘其口,未予否認,但也未給予更多回應。

        “銀聯云閃付和微信支付互聯互通后會得到雙贏的結果,另一方面,云閃付接入淘寶也意味著淘寶生態正開始出現支付寶以外的支付方式,這是微信、淘寶正在打破壟斷的一種體現,對未來支付機構的互聯互通來說,意義重大。”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表示。

        云閃付接入淘寶、微信

        《證券日報》記者實際操作體驗,其具體操作方法是打開云閃付APP后,點擊掃一掃功能,掃描另一個人的個人微信收款碼,輸入付款金額后即可完成該筆交易。結算后在微信收款頁面,會出現“來自銀聯云閃付支付用戶”字樣。

        但值得關注的是,經過記者多次測試,發現目前僅可使用云閃付APP掃描微信個人收款碼付款,而使用微信掃描云閃付APP收款碼則無法完成付款。

        此外,使用云閃付APP掃描支付寶個人收款碼也尚無法完成付款交易。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目前,淘寶上使用云閃付付款功能尚未面向所有用戶開放,正處于測試階段。目前在手機淘寶APP下單的天貓通用業務交易,不包含:預售類訂單(1筆交易用戶要支付2次)、手機淘寶APP內非天貓訂單(淘寶、飛豬、餓了么、口碑、閑魚、優酷、淘票票等)、跨境交易訂單,且安裝了云閃付APP的情況下,已有部分交易和場景支持用云閃付交易。

        此前,淘寶的支付方式除了銀行卡外,只有支付寶、余額寶、花唄等阿里體系內的支付方式。接入銀聯云閃付,無疑是阿里生態開放的重要表現,也是在讓未來支付寶、微信支付實現互聯互通充滿想象。

        但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淘寶和微信都開始對銀聯云閃付開放,兩件事性質卻并不完全相同。多位受訪業界人士表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是行業間的互聯互通,云閃付接入淘寶只是兩方的合作;前者側重點是技術標準,后者側重場景的接入和使用。但共同點均是促進不同支付生態的融合、便利用戶的支付體驗。

        雖然性質并不完全相同,但支付機構間互聯互通,“破冰”的意義更大。甚至多位業內人士對此戲言,“打通淘寶、微信‘隔閡’,終究還是要靠銀聯云閃付。”

        在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看來,從微信支付、支付寶以及云閃付三方近期動向,表明支付行業在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平臺開放支付方式等方面出現了明顯的進展,有利于支付市場更加開放、公平。

        支付寶、微信支付實現互聯互通尚需時日

        事實上,早在去年1月有消息稱,騰訊旗下財付通公司與中國銀聯就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達成合作,雙方正共同研究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方案,率先建立全面互掃互認的條碼支付服務網絡。

        所謂條碼支付,就是二維碼支付,由于支付機構間競爭激烈,一直以來,各個支付機構間的條碼支付并不互通。例如,用戶在一家店鋪付款時,經常會同時見到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多個分別獨立的二維碼。若實現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商戶就可只在一家支付機構申請收款碼,而這個收款碼可以接受消費者的任一APP掃碼付款。

        當下市場現狀是,在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還未實現全面互聯互通的情況下,市場存在大量聚合支付企業,其作用是把多家支付機構的二維碼聚合到一起,方便商戶及消費者收付款業務。但聚合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無證支付機構“庇護所”的角色,因此也為支付行業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及風險。

        2019年9月份,央行公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提出:“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研究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標準,統一條碼支付編碼規則、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在記者采訪的大多業內人士認為,“對于條碼支付的互聯互通,在技術和應用上不存在技術難點,也不會涉及用戶端或商戶端的消費體驗,改變更多的是在支付后端基礎設施中的部分。”

        王蓬博進一步指出,“微信和支付寶實現互聯互通有較長的路要走,仍有諸多問題待解,比如雙方互聯互通后形成的數據歸屬、如何分潤問題等一系列問題。”

        于百程表示,可以預見,未來支付競爭方式會更加多元,一些特色的支付機構有機會搶得一席之地??陀^上中小支付機構將迎來更多機會。

        易觀分析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從市場格局角度分析認為,由于用戶的支付習慣和偏好難以一下子發生改變,因此預計短期內支付格局、座次仍將維持現狀。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長期看,會出現多種支付工具同臺競技情況,屆時支付業務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未來支付技術及用戶體驗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編輯 上官夢露)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