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熊悅
商業銀行A股IPO(首次公開募股)出現新動態。深交所官網顯示,近日,因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相關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自2023年3月份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到此次深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前后歷時兩年多。在此期間,該行多次出現IPO申請文件中記錄的財務資料超過有效期而需要補充提交的情況。
此前,廣州銀行也于今年1月份撤回IPO申請。近年來,安徽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江蘇海安農村商業銀行、亳州藥都農村商業銀行等中小銀行均因撤回IPO申請而終止上市進程,撤回原因多為戰略規劃調整。
“銀行撤回A股IPO申請,可能是因為一些特殊因素影響,并不意味著銀行不再上市。待特殊因素消除,銀行仍可能重新提交IPO申請。”招聯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同樣在近日,東莞銀行和廣東南海農村商業銀行的IPO進程迎來進展。今年6月30日,兩家銀行更新提交相關財務資料后,IPO狀態恢復為“已受理”。2023年3月份,兩家銀行的IPO申請均獲深交所受理。
滬深交易所網站信息顯示,截至目前,A股處于IPO進程中的銀行還有5家,除了東莞銀行和廣東南海農村商業銀行,其余3家分別為湖州銀行、湖北銀行、江蘇昆山農村商業銀行,均為區域性中小銀行。
上述3家銀行的審核狀態為“已問詢”或“已受理”,審核狀態最新更新時間均為2023年。從目前仍在“候場”或已終止IPO的銀行來看,其IPO申請普遍于2023年獲受理。
“由于區域性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普遍低于國有大行,資本補充需求較大,通過上市這一途徑‘補血’便成為諸多中小銀行的選擇之一。”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表示。
受訪專家表示,近年來A股銀行IPO進展總體較為緩慢。自2022年1月份蘭州銀行上市后,A股尚未有銀行上市。不過,隨著市場環境逐步回暖,更多中小銀行或將推動IPO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