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熊悅
7月4日,A股銀行板塊(按申萬一級行業劃分,下同)漲幅領跑各行業板塊,板塊內42只個股悉數上漲,工商銀行、浦發銀行、江蘇銀行等多家銀行股價于盤中創下新高。今年以來,A股銀行股估值持續處于修復通道,板塊年內累計漲幅超過17%。
受訪專家認為,在低利率環境延續和優質資產稀缺的背景下,銀行股憑借高股息率、低波動特性、基本面較為穩健而受到長線資金青睞。當前銀行股估值整體偏低,銀行板塊估值修復有望加速。
浦發銀行股價年內漲超40%
今年以來截至7月4日,A股42只銀行股年內均實現上漲。其中,浦發銀行以超過40%的漲幅位居首。青島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江蘇銀行緊隨其后,年內累計漲幅均超過30%。
“國有大行和優質城商行因資產質量較優、所在區域經濟活力強而頗受資金青睞。”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表示。
高股息率是銀行股吸引資金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截至7月4日收盤,A股銀行板塊的平均股息率接近4%,僅次于煤炭板塊。萬聯證券近日發布的研報分析認為,低利率環境下,當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1.65%左右,一年期存款掛牌利率已經降至1%以下,對比當前A股銀行板塊4%左右的平均股息率,以及穩定的分紅預期,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銀行股仍有一定的吸引力。
“除了高股息回報之外,公募基金行業改革深化背景下,機構投資者對銀行股的配置需求持續提升,疊加保險資金等長期資本的持續流入,為板塊提供堅實的資金支撐。”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隋東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今年以來,險資頻頻舉牌銀行股為銀行板塊帶來增量長線資金。根據A股上市銀行一季報前十大股東數據統計,保險公司重倉銀行股的持倉數量為390.66億股,較2024年末增加121.06萬股。
估值修復有望加速
近日,多家上市銀行獲大股東及董監高增持,釋放銀行未來經營基本面向好的積極信號。多家機構分析認為,基于銀行基本面積極因素持續積累,險資、公募基金等機構資金未來增配銀行板塊的動力較強,資金面催化之下,銀行板塊估值修復有望加速。
蘇州銀行6月30日發布公告,公司大股東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基于對該行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計劃自2025年7月1日起的6個月內,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增持不少于4億元人民幣。
青島銀行6月11日公告顯示,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子公司增持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議案》,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國信集團”)出于對該行股票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擬通過其子公司增持該行股份,增持后青島國信集團合計持股數量占該行股份總額的比例預計不超過19.99%。
另據巨潮資訊網數據,6月份以來至今,江蘇銀行、廈門銀行、江陰銀行等7家銀行獲董監高增持。
從資金面來看,中國銀河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張一緯認為,近期證監會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有望推動主動型公募基金調倉,為銀行板塊帶來短期增量資金。與此同時,政策提出長周期考核或將提升紅利資產偏好度,加之ETF擴容加速利好權重股,銀行板塊估值修復有望加速。
中信證券研報同樣認為,下階段,由于公募新規的正向影響,疊加險資對穩定回報型權益資產需求的延續,機構增配空間仍存。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