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多家農商銀行跟進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 業內稱提升服務與安全是主因

    2024-12-03 19:28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彭妍

        近日,山東棲霞農商銀行、山東萊州農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從12月1日起調整自助設備無卡存取款業務。記者了解到,年內已有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中小銀行在內的各類銀行機構相繼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相繼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的主要原因是防范金融風險,同時也充分考慮降成本等因素,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后續預計還會有更多的銀行跟進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

        銀行無卡取款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無卡預約取款,即先通過手機銀行進行取款預約,然后在ATM機上輸入預約碼完成取款;另一種是ATM掃碼取款,即通過登錄手機銀行App掃描存取款機上的二維碼進行取款。

        12月1日,棲霞農商銀行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將調整自助設備無卡存取款業務。棲霞農商銀行表示,為提升服務質量,保障客戶資金安全,該行將于12月1日起陸續取消自助設備“預約取款”、“掃碼取款”、“無卡存款”等功能,客戶可以使用自助設備辦理有卡取款或前往營業網點辦理存取款業務,也可以使用手機銀行或者微信、支付寶加掛該行銀行卡辦理業務。請根據本次公告及自身需要,做好相應安排。

        同日,萊州農商銀行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調整自助設備無卡存取款業務的公告。自12月1日起,陸續取消自助設備“預約取款”、“掃碼取款”、“無卡存款”功能項目。

        記者了解到,11月份以來,禹城農商銀行、蘭山農商銀行、龍口農商銀行、陽谷農商銀行、海陽農商銀行等多家中小銀行也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調整自助設備無卡存款取款業務的公告。

        進一步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中小銀行在內的各類銀行機構,相繼對無卡取款服務進行了調整,但具體調整內容并不完全一致。例如,交通銀行此前發布公告稱,于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個人手機銀行無卡取款功能中的預約取款服務??蛻羧钥赏ㄟ^交通銀行智能機具辦理有卡取款、掃碼取款或前往銀行營業網點辦理取款業務。6月28日,興業銀行發布公告稱,自7月10日起停止手機銀行中的ATM掃碼取款服務。

        為何銀行相繼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記者了解到,不少銀行在公告中表示,是基于提升服務質量,保障客戶資金安全、風險管理等方面的考量。如交通銀行在調整個人手機銀行預約取款公告中表示,“為推進業務高質量發展,加強風險管理”。另外,棲霞農商銀行、龍口農商銀行、興業銀行等明確表示,此舉是為了“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中國銀行研究院銀行業與綜合經營團隊主管邵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部分銀行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主要是出于安全性和成本效率等考慮。第一,無卡存取款業務難以準確識別存款人的身份以及與收款人關系等信息,相關資金的來源和用途隱蔽性較強,增加了銀行反洗錢的監控難度,特別是在當前反電信詐騙行動持續推進的背景下調整相關業務的意義更加突出,能夠更好地維護客戶的資金安全。第二,當前,電子支付、移動支付日益普遍,居民對現金的日常需求并不高,無卡存取款功能實際使用頻率和規模有限,降本增效也是部分商業銀行調整該業務的考慮之一。

        “預計后續仍然可能有銀行跟進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婁飛鵬表示,無卡存取款業務調整后客戶需要帶銀行卡進行存取款,但有助于更好保障客戶的資金財產安全。從銀行的角度看也有助于銀行做好風險管理,并對降低運營成本具有積極作用。

        邵科認為,無卡存取款業務的調整,對客戶而言,主要的影響是資金的安全性得到增強,但臨時性、緊急性存取款的便利性將有所下降,電子支付、移動支付的普及應用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該問題;對于銀行而言,反洗錢、反電信詐騙能力得到提升,但應進一步提升客戶存取款的便捷性,增強存取款服務能力。

    (編輯 何帆 喬川川)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