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10月9日,滬電股份發布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1月份至9月份,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21億元至18.71億元,同比增長91.05%至96.29%;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7.81億元至18.31億元,同比增長102.97%至108.66%。
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滬電股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8億元至7.3億元,同比增長47.67%至58.53%。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公司方面稱,受益于高速運算服務器、人工智能等新興計算場景對PCB(印制電路板)的結構性需求,預計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均將有所增長。
記者了解到,PCB在多個行業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醫療設備和航空航天等領域。
2024年以來,PCB行業的發展總體呈現復蘇和增長趨勢。根據Prismark機構預測,2024年全球PCB產值將達到730億美元,到2028年將增長至904億美元。
天使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以及汽車電子等行業的快速發展,PCB市場迎來新的增長機遇。2024年上半年,多家PCB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亮眼,未來有望持續受益行業發展。”
作為PCB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滬電股份自1992年成立以來,始終聚焦主業發展。受益于人工智能和網絡基礎設施的強勁需求,2024年上半年,公司企業通訊市場板實現營業收入38.2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5.49%。
PCB行業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例如,更新換代速度快、質量控制難度大、智能化水平不足、產品生命周期縮短、市場競爭加劇等。
對此,中郵證券分析師吳文吉在研報中提到,PCB企業需要合理配置資源,將更多資金投到具有潛力和創新的領域,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創新,開發更高密度的互聯技術、更高速的傳輸性能等,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并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從而搶占市場先機。
滬電股份董事會秘書李明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全球PCB市場的供應鏈正在經歷諸多變化,PCB企業需要及時調整戰略布局,不斷創新和優化,以契合供應鏈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公司緊抓人工智能、高速網絡和智能汽車系統等對高端HDI、高速高層PCB的結構性需求,筑牢并拓展‘根據地’業務,同時提高產品附加值。”
從研發情況來看,2024年上半年,滬電股份在數據通訊、高速網絡設備、數據中心等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主要涉及高速產品的信號完整性、電源完整性、高密復雜結構、可靠性等方面。
目前,滬電股份基于PCIe6.0的下一代通用服務器產品已開始技術認證;支持224Gbps速率(102.4T交換容量1.6T交換機)的產品主要技術已完成預研;OAM/UBB2.0產品已批量出貨;GPU類產品已通過6階HDI的認證,準備量產;在網絡交換產品部分,800G交換機已批量出貨。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PCB企業傾向于在東南亞地區投資設廠,滬電股份也早有布局。目前,公司泰國生產基地的各項建設工作正有序推進中。李明貴表示:“第一期生產線預計在2024年第四季度投產,初步估計不會對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產生重大影響。”
郭濤認為:“對于PCB企業來說,海外建廠不僅可以增加產能,還能降低生產和運營成本,有望更好地開拓和應對海外市場的需求,同時也有利于推動東南亞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