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在湖南省長沙經開區三一智聯重卡產業園外,一座藍、白配色的加氫站格外吸引眼球,一輛氫能源重卡正在進行加氫測試。這是三一集團旗下三一氫能新建設的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項目在去年9月正式開工,目前基本完工,已具備基礎服務能力。
何謂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首先其制氫的能源就必須是綠色清潔能源。三一氫能裝備研究院加氫裝備總體所所長王志民介紹,站點制氫的電能主要來源于三一智聯重卡產業園內鋪設的大量光伏發電設備。站點總投資超3700萬元,占地6300平方米,主要用于滿足三一氫能電池車輛、三一氫能源重卡和氫能源攪拌車等設備測試加氫需求。
站點分為制氫區、增壓儲存區、加氫區3大功能分區。該站堿性電解槽等核心設備由三一自主研發,每日的制氫加氫量不少于2噸,是國內首個具備運行條件的2000公斤級制氫加氫一體站。增壓儲存區總儲氫量超過1000公斤,可滿足4臺氫能源車輛同時加注氫氣,每天可服務氫能源車數量超過百臺。
“此次氫能源站點建設,是三一集團氫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王志民說,發展氫能對國家有著重要意義,在祖國的“三北”地區,有著豐富的風能、光能,大量的風電場與光伏站拔地而起。但受制于發電穩定性、特高壓線路建設等因素限制,不少電能沒能走出西部,就地將電能轉化為氫能就能夠很好解決這一問題。
在全球綠色能源轉型大潮中,三一集團也迎來產業轉型機遇期。以“低碳化”發展戰略為指導,三一集團大力發展風電、光伏、儲能、氫能源等業務,投建了不少風電場、光伏站,而在產業的下游,三一集團正大力研發氫能源商用車,無論是測試用車還是未來正式商用的氫能源車輛,都有著龐大的用氫需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三一氫能制加氫一體站應運而生,成為三一集團完整架構出三一氫能源產業鏈的重要環節。
對于制造業而言,架構全產業鏈,一方面是需要對產品質量進行把控,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有效節約成本,而對于氫能源產業而言,成本是產業目前最大瓶頸。
據介紹,目前國內已建設超過400家加氫站,95%是外供氫加氫站,即通過管束拖車、管道、液氫罐車等方式將氫氣輸送至加氫站后使用,氫氣運輸成本高企。加之多數加氫站規模較小,設備折舊和人工成本較高。
“大部分加氫站必須依靠國家補貼才基本能夠做到加氫與加柴油同價,對于尚處于萌芽期的產業而言,國家的補助和引導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們希望能夠走得更遠,帶動行業整體前行。”王志民表示,此次建設的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采用一體化設計,省去了制氫到用氫之間的高昂運輸成本,極大地消減了氫能使用成本,加之制氫電能主要來自內部的光伏站,讓這座站點的制氫成本有望在除去國家補貼的情況下,做到“氫油同價”。因此,站點的建設,也是三一氫能對未來氫能實現大規模商用進行的一次重要探索。
為破解行業難題,三一氫能正聯合眾多供應商合理打造一個“共創、共享、共榮”的產業聯盟。“湖南是氫能源資源分布相對較少的地域。”王志民表示,三一氫能期望通過示范站點、示范項目在湖南的成功運行,打造出可持續發展的氫能商業模式樣板。

三一氫能的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供圖:三一集團)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