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回望今年一季度,國內資本市場呈現“債市回暖股市偏弱”的格局,波動較小、風險分散的債券基金逆勢升溫。債券基金為何復寵?債市未來走勢如何?近日,嘉實基金資深債基經理軒璇向記者分享了一些觀點。
軒璇指出,目前債券在大類資產配置中作用突出。由于票息的作用,債券投資長期能夠獲得持續上升的回報。社?;?、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者喜歡用債券這類“壓艙石”來避免資產的大幅波動。同時,受“股債蹺蹺板效應”影響,在資產配置中純債基金可以表現出與股票基金并不相似的業績表現,一定程度上能夠分散風險。
“當前部分券種收益率水平已相對合意。”軒璇稱。4月6日,由軒璇擔任基金經理的嘉實豐年一年定開純債基金發行。作為市場上少有的“百億債基女將”,軒璇債券基金投研經驗豐富;她軒璇擁有多年債券從業經驗,2019年嘉實基金,管理嘉實基金公募信用類產品,包括嘉實純債A、嘉實豐益純債、嘉實豐益策略。
展望后市,軒璇表示,2021年經濟將進一步恢復,考慮到同比基數的巨大影響,預計全年GDP增速8.5%左右,較上年的2.3%有巨大提升,但走勢上呈前高后低態勢,與上年形成反差。
宏觀政策和通脹判斷方面,軒璇認為,2021年財政和貨幣政策力度將介于2019與2020年之間,既不太松也不太緊——政策逐步退坡,邊際溫和收緊。2021年豬肉價格明顯下跌將掩蓋其他消費品價格的上漲,CPI呈溫和回落狀態;油價等大宗商品受經濟回暖和美元走弱的影響而上漲,使PPI由通縮轉為溫和上漲。物價總體表現不致引發加息,但對相關行業的利潤有較大影響。
對于債市收益率,軒璇指出,去年12月以來債券收益率曲線陡峭化,是貨幣市場流動性寬松和對短期經濟上行壓力的綜合反應;預期2021年利率收益債波動范圍較2020年收窄,機會來自市場對經濟上行預期、通脹預期過于樂觀,以及貨幣政策常態化之后的經濟回落,信用風險釋放等。由于央行貨幣政策的多重目標,政策利率難以大幅波動,貨幣政策趨于穩定;考慮三四月份信用債到期量為歷史新高,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穩固,政策收緊節奏將有所顧慮,不會急轉彎。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