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經理訪談 > 正文

    浙商基金向偉:AI賦能投資經理“超能力”

    2019-09-20 01:58  來源:證券日報 張志偉

        ■本報記者 張志偉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的不斷跨越式發展,金融行業正處于驟變時期,人工智能與金融結合也愈發得到認同。華爾街與硅谷的融合,正變得越來越緊密。

        當下,AI正在向更為復雜的投資領域邁進。公募基金也在關注著這一領域變化帶來的投資機會。記者獲悉,由查曉磊、向偉兩位擬任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基于工程學原理的AI基金——浙商智能行業優選混合基金,將于本月24日正式募集結束。這是業內率先發行的“落腳”AI的基金。

        好的AI工作者就像“筑夢師”

        向偉,博士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在加入浙商基金之前,曾先后創立華大基因彈性計算實驗室、百度機器學習深圳分部與通聯數據蘿卜投研,有15年AI研究與實戰經驗,是國內量化基本面研究與智能投資的推動者。

        扎根的AI領域如此深厚,在公募基金行業并不多見。論及對AI行業的看法,向偉對《證券日報》坦言,“進入了AI行業后才發現,實際上AI工程師與傳統行業中的建筑設計師很像,需要有能力將科學、美學、實用性三者相結合。而近年來專注于研究HI+AI(人機協同)投資之后,我更意識到,如果要將人類智慧與機器智能相結合,對于AI工作者的要求實際上已經超出了對傳統建筑設計師的要求,而更像是《盜夢空間》中的筑夢師。”

        在電影《盜夢空間》中,筑夢師一方面要設計出高度逼近真實世界的空間,另一方面又要借助對于高維空間的巧妙結構設計,連接或者扭曲某些局部空間,使得造夢師看上去具備了常人眼中可以扭曲空間的超能力。

        浙商基金目前專注的HI+AI投資,做的事情其實也和筑夢師一樣。一方面,在基于人類智慧設計投資模型的時候,需要保證投資模型的邏輯和變量能夠無縫對接傳統人類大腦中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實現通過“駕駛”AI模型來投資的成本與人類自行投資的成本相近。向偉認為。“浙商基金在模型背后會利用AI技術,對模型內核進行空間維度的熵增,利用計算機在存儲、速度、精度方面的優勢彌補人腦的不足。而向偉認為,未來,有能力駕馭這些HI+AI投資模型的投資經理們,將逐漸具備超越普通人類的扭曲知識時空的‘超能力’。”

        讓機器人像人一樣思考

        談到投資理念,向偉認為自己的職業是基金經理,而工作的本質是一名AI科學家,他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讓機器學會像人類一樣思考,最終實現主動投資。而對于浙商智能行業優選混合基金這只產品,核心理念是分散投資。向偉認為,“就AI技術目前的發展階段而言,雖然尚不具備主動思考的能力,但在效仿人類方面可以做得非常好。”

        因此,浙商基金會根據人類歷史上的成功投資經驗,設計并訓練對應的投資機器人,而每一個投資機器人要學習完成的投資任務非常聚焦。同時,要求訓練得非常準確而穩定,這樣每個訓練好的機器人在線上工作時只需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務就可以了。

        向偉介紹,很多優秀人類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偶像投資大師,浙商基金為了實現分散投資的學習目標,并沒有把機器人的學習對象設定為某一個投資大師,而是期望機器人們能夠每天抱著敬畏的心態面對周圍一切的優秀人類的。

        “從優秀的基金經理,到各家優秀的賣方分析師,到外部垂直行業的行業專家,到專注于研究市場波動性的優秀交易員們,都是AI投資機器人非常好的學習榜樣,對機器人智能水平不斷進化會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梢哉f浙商基金AI投資機器人的偶像,其實是各行各業的優秀人類,機器人所擁有的智慧其實也源于優秀人類的智慧。”向偉稱。

        而談到新基金未來的投資操作,向偉介紹認為是分散投資+風險再平衡。利用各行各業的AI投資機器人實現所有領域的覆蓋。但同時各個行業的機器人自身也會根據當前市場狀態評估對應板塊和個股的風險收益特征。因此在某個時間截面上,投資機器人群體會根據風險收益比進行權重不斷再平衡,從而決定其在各個板塊上的倉位,最終實現底層資產與時間軸層面的全覆蓋。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