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管理層陸續發布一系列支持民營企業的政策,北京、上海、廣東等至少13個省份設立紓困基金,近期深圳更是出臺4個千億計劃對民企減負紓困。對此,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唐海亮認為,近期一系列政策強調化解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紓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難題,體現出高層對于民企融資困境的高度關注,對于提振市場信心和改善民企信用債預期起到積極作用。
唐海亮分析,以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的發行情況來看,截至11月底已成功發行CRMW(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共39只(金額為52.85億元),其中10月份及以前發行14只(債務覆蓋程度為9%),11月以后發行25只(債務覆蓋程度為32%)。11月以來發行的CRMW中,主體絕大部分為民企,主體評級明顯下沉,行業更傾向于中下游,這對民企信用增強有著積極的意義。
唐海亮表示,目前,政策環境整體對民企信用狀況已經形成較強的呵護,這在民企信用債交投中已經得以體現。但是,民企內部仍存在分化,部分民企是行業龍頭,技術先進或經營實力強勁,其資金融通方面可能暫時出現波動,這些是政策支持和市場認可的發行主體,也應當是信用債投資重點關注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