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維護銀行體系安全穩健運行,銀保監會日前印發了《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下稱辦法)。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以及資本市場、互聯網金融、影子銀行等金融業態的發展,商業銀行負債業務復雜程度上升、管理難度加大。針對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管理的新形勢,客觀上需要總結歸納和提煉負債業務的管理評價標準,構建全面、系統的負債業務管理和風險控制體系,持續推動商業銀行強化負債業務管理。
辦法要求,商業銀行應重點從六方面加強負債質量管理,分別是:負債來源的穩定性、負債結構的多樣性、負債與資產匹配的合理性、負債獲取的主動性、負債成本的適當性、負債項目的真實性。
其中,針對提高負債與資產匹配的合理性,辦法要求,通過多種方式提升負債與資產在期限、幣種、利率、匯率等方面的匹配程度,防止過度錯配引發風險。商業銀行應采用適當的指標和內部限額評估負債與資產的錯配風險。包括但不限于:流動性覆蓋率、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流動性匹配率、流動性缺口率、重要幣種流動性比例、凈息差、銀行賬簿最大經濟價值變動比例、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等。
辦法還明確,商業銀行應嚴格執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及規范吸收存款行為等有關規定,不得采取違規返利吸存、通過第三方中介吸存、延遲支付吸存、以貸轉存吸存、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違規手段吸收和虛增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