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7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通知,組織開展2025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推薦工作,要求在工業、信息通信、能源、互聯網、金融、公共機構六個領域,對照《2025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評價指標體系》,推薦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綠色低碳、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管理完善的綠色數據中心,數據中心類型包括智能計算中心、通用數據中心、超算中心。
伴隨數字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的迅猛崛起,數據中心作為關鍵性基礎設施,其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問題愈發引人注目。為加速推進數據中心的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推薦工作已連續舉辦多年,通過政策指引、標準構建及示范帶動,力促數據中心產業構建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體系。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相關舉措,對能源利用效率的考量正不斷深化與細化,這種導向的升級,正促使企業主動轉變能源使用結構,不僅加速了對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應用步伐,更推動企業在能源管理領域展開深度創新,如自主研發前沿能源管控系統、優化現有能源利用方案等。
數據中心的服務器與存儲硬件以及冷卻系統均屬于高耗能設備,全天候滿負荷運行的剛性要求致使數據中心已然成為能耗領域的“大戶”。為降低數據中心能耗,運用可再生能源成為關鍵舉措,在2025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推薦工作中,就明確提出了“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數據中心所在?。▍^、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積極利用儲能、氫能等技術,具有較強用電負荷調節匹配能力。”
吳琦說:“可再生能源與數據中心的深度融合,絕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一場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變革。它要求企業具備多維度、深層次的技術整合能力,不僅要精通微電網控制技術,實現能源的精準調配與高效利用,還要掌握儲能系統優化技術,以應對可再生能源間歇性、波動性的特點。同時,還需熟悉碳交易管理規則,在碳市場中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那些能夠率先在這些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并形成完整技術體系的企業,無疑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構建起難以逾越的技術護城河。”
寧夏樞紐是“東數西算”工程八大算力樞紐之一,在這里落地的中交智數谷(寧夏·中衛)項目一期將在2025年8月份投運,中交智數谷(寧夏·中衛)總經理韋星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交智數谷投運后,可通過中國算力網與深圳算力樞紐互聯,將寧夏中衛的綠色算力與深圳的算法、數據優勢結合,形成“西部訓練+東部推理”的協同模式。
韋星屹說:“為提供穩定可靠的綠色算力,我們一方面開展零碳數據中心專項規劃的研究,為我們未來數據中心的投資建設,包括分階段的綠色低碳發展目標設定道路;另一方面,在區域內探索集中式光伏和數據中心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實踐。”
可再生能源利用已然成為新建數據中心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指標之一,隨著多能互補體系的日益完善,可再生能源的經濟性優勢愈發凸顯,也推動數據中心生產與運營企業加速將數據中心從高耗能的“白色空間”向低碳化的“綠色建筑”轉型。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