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田鵬)5月17日,一年一度的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如期而至,此次論壇的主題是“共享未來:構建開放包容的經濟與金融體系”。
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復雜多變,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經濟碎片化傾向沖擊經濟增長動能,給經濟復蘇增添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本屆論壇旨在為全球政府人士、經濟學者、金融領袖搭建起一個高端對話平臺,匯聚全球智慧,共同探討經濟與金融發展的新路徑,共謀合作新篇章。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焦捷在開幕式上表示,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是清華大學于2014年發起的年度論壇活動,論壇已成功舉辦十屆,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金融學術與政策的國際化交流平臺之一。本次論壇以旨在搭建全球政、學、商界精英的高端對話平臺,匯聚全球智慧,共謀合作新篇。

圖片來源: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全球化面臨嚴峻挑戰。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碎片化加劇,不穩定不確定性上升,全球經濟面臨著增速放緩的結構性困境與分化風險,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全球貿易秩序面臨新的嚴峻挑戰,對國際經濟循環造成阻礙。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劇,全球金融穩定風險顯著增加。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加強經濟金融穩定以提高韌性,意義十分重大。
焦捷表示,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和穩定錨。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是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倡導者;并正從全球治理的規則追隨者逐步轉向制度改革者。中國致力于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當前,中國正以新質生產力破解增長瓶頸,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是“國之大者”,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系統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五篇大文章”構成了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驅動力。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深刻變革的世界經濟以及快速迭代的技術革新,構建一個開放包容的經濟與金融體系,已成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關鍵路徑。”焦捷表示。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