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并舉穩企業穩就業。會議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后有一個緩沖期。
具體來看,除湖北外各省份,從2月份到6月份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征上述三項費用,從2月份到4月份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征收;湖北省從2月份到6月份可對各類參保企業實行免征。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除湖北省外各省份,中小微企業免征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5個月,大型企業減半征收3個月;湖北省各類參保企業均免征5個月。根據2019年全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測算,2020全年收入將下降20%-30%左右,減免規模最少可達1萬億元。
盤和林認為,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用使得今年社保繳費收入下降,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今年社保支出壓力,特別是對一些結余相對較少的省份。需要注意的是,社保繳費下降較多的地區正是繳納多的地區,這些地區的結余也相對較多。對于那些收不抵支的地區來說,可通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或財政專項轉移支付等手段,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用,壓縮了今年的社保收入,在當下社保收支緊張的情況下,無疑增加了今年的社保支出壓力。要緩解這方面的壓力,預計今年將會進一步加大國有資本充實社保的力度和規模。
會議同時提出,6月底前,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在此期間對職工因受疫情影響未能正常還款的公積金貸款,不作逾期處理。
何南野表示,住房公積金是五險一金里面的“大頭”,是企業工資支出里最重要的附加支出,現階段通過緩繳公積金,可以極大的減少企業的支出,改善企業現金流,以平穩度過疫情關鍵期。
盤和林對此持有相同意見,他表示,一方面可以階段性緩解企業的固定支出壓力,讓企業更靈活地周轉現金流,在正式復工復產后有一個緩沖期;另一方面由于企業只是緩繳而非減免,對個人不會造成太大損失,即便是部分職工暫時因為疫情未能正常還公積金貸款,銀行也不會作逾期處理。
“對企業來說,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能夠帶來最直接的減負效果。因為社保費和公積金在企業固定成本支出中占據不小的比例,一些中小微企業社保費和公積金可占到月經營固定成本的20%,現階段不少企業仍未真正復工復產,及時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可緩解企業現金流緊張的局面,給中小企業提供更有利的生存空間。”盤和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