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以來,美元指數已上漲近3%,由96一路上漲至目前的99,100大關似乎觸手可及。隨著美元沖高,人民幣、歐元等貨幣承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7元,歐元對美元匯率也跌至近三年低位。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經濟向好及貨幣政策維持中性對美元形成支撐。
美元指數沖擊100大關
2月18日美元指數一度沖高至99.49,創下2019年10月2日以來新高。今年以來美元走勢強勁。1月初,美元指數從此前半年來的低位開始反彈,由96.30一路漲破98,1月末短暫回調后再度持續上揚,2月3日至18日的12個交易日中,僅有1日收跌。
從美元指數先后兩次反彈的時點來看,與美伊沖突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時間非常接近。分析人士認為,上述事件引發全球避險情緒升溫,美元、黃金等避險資產因此大幅上漲。
由于歐元在美元指數中的權重較大,近期美國和歐元區經濟數據的“反差”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美元指數走高。招商銀行(03968)研究院指出,美國消費以及就業狀況維持平穩,美歐經濟增速維持1%左右的經濟差。美國1月ISM制造業PMI指數反彈3.1%并躍至榮枯線上方,歐元區PMI雖然有所反彈,但仍處于偏弱區間。從更加高頻的市場預期指數來看,美國經濟意外指數相對歐洲經濟意外指數更強,這進一步推動美元指數上漲。
美聯儲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也影響了市場對美國與其他國家利差水平的預期。2月11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發言中關于美國經濟的觀點較正面,并指出在沒有新信息的情況下,當前的貨幣政策立場仍是合適的。招商銀行研究院認為,相較于其他經濟體的流動性放寬預期,美聯儲貨幣政策顯得相對穩定,在貨幣政策預期的差異化影響下美元上漲。
風險貨幣承壓
近期美元強勢令歐元、人民幣等風險貨幣承壓。歐元對美元匯率自1月1日以來已跌超400點,2月18日盤中最低跌至1.0787美元,創下自2017年4月24日以來新低。
繼前一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7元后,2月1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調貶186點至7元,創2019年12月26日以來新低。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目前有所反彈,但仍在7元關口附近。Wind數據顯示,在岸人民幣2月19日收報6.9941元,離岸人民幣截至當日19∶00報6.9991元。
展望后市,美元短期內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東方金誠認為,短期內,鑒于美聯儲預期通脹率將逐步上升至2%的目標,貿易不確定性有所減少,美國經濟增長具備上行潛力,預計美聯儲將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但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國際公共衛生事件或將給美國經濟帶來一定拖累,短期內美元指數的制約因素仍然存在;此外,美國收入差距和政府債務不斷擴大將對美元指數長期潛在上行帶來威脅。
莫尼塔宏觀研報指出,若參照2003年經驗并結合目前美歐的經濟基本面對比,美元指數的上漲空間已經不大,預計頂部位置大概在100左右。
招商銀行研究院則認為,中短期內,“美強歐弱”的格局預計不會被打破,而偏闊的美歐利差以及美國貿易逆差的收窄預期或仍將延續,這將成為支撐美元的中樞力量,美元將維持中性偏強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