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測算,今年我國粗鋼產量將突破10億噸,比去年增長大概5%。”
近日,第十六屆中國鋼鐵產業鏈市場峰會暨蘭格鋼鐵網2020年會在北京舉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在峰會上闡述了今年鋼鐵行業的運行特點,并展望了明年的運行態勢。
屈秀麗在峰會上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背景下,我國鋼鐵行業在“雙線”作戰的同時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態勢,為國民經濟復蘇提供了重要支持。
具體而言,從生產形勢來看,在一季度生產大幅下降、庫存大幅上升的情況下,1~10月鐵、鋼材產量都出現同比增長。
“從粗鋼日產水平看,去年日產最高291萬噸,今年從二季度開始逐步恢復,很快突破300萬噸,創下歷史新高,9月日產水平達到308萬噸,10月以后,產量小幅下降。”屈秀麗介紹,按照這個水平,中鋼協測算今年我國粗鋼產量將突破10億噸,比去年增長約5%。
從需求來看,屈秀麗介紹,世界鋼鐵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10月全球粗鋼產量約為15億噸,同比下降2%,如果扣除中國,世界鋼產量下降10.7%。“疫情對全球鋼鐵的影響非常厲害,尤其國外的需求,無論歐盟還是北美都是下降的——歐盟下降16.7%,北美下降17.4%,增長的只有亞洲。”
“從進出口情況來看,今年出口大幅下降。”屈秀麗介紹,今年1~10月,我國鋼材出口4400萬噸,大概下降19%。而與此同時,進口鋼材增長了73.9%。
“這是多年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過去我們基本上以出口為主,進口很少。”屈秀麗解釋說,為什么今年進口增加這么多,實際上就是國內需求和國內價格水平都好于國外。
屈秀麗表示,從全年來看,預計我國的鋼材出口會下降16%,而進口大概增加60%。“這還只是鋼材,今年進口鋼坯也大量增加,原來一年進口鋼坯200萬噸,目前進口鋼坯已經到1600多萬噸,全年有望達到2000萬噸的水平,說明國內市場需求還是非常強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