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3月1日短暫回落,本周一滬深市場兩融余額重回正增長軌道。根據終端統計,3月4日兩融余額再度大踏步攀升,報8161.50億元,環比增長115.29億元。市場人士認為,從資金層面來看,融資余額明顯反彈、開戶數明顯增加、公私募基金有望加快發行節奏等,都將有助于增量資金持續流入。
兩融余額創新高
兩融余額仍在創新高,自2月27日站上8000億元大關,近幾個交易日兩融余額始終運行在該整數位置上方,截至3月4日,報8161.50億元,創2018年10月中旬以來新高。
數據顯示,3月4日滬市兩融余額報4992.87億元,環比增長77.64億元;深市兩融余額報3168.63億元,環比增長37.65億元。盡管3月1日由于量能萎縮一度令市場對本輪反彈高度產生質疑,但僅僅相隔一個交易日A股成交額便再度突破1萬億元大關,預期不斷改善也令兩融資金風險偏好回升。
具體來看,當天市場融資買入額達到1112.67億元,為3個月來第三次單日突破1000億元,與2018年12月時日均200億元水平更不可同日而語;而當天市場融資償還額為1004.81億元,由此本周一兩市共計獲得107.86億元融資凈流入。
本輪資金情緒全面回暖始于2月,伴隨杠桿類資金活躍,融資客加速入場,帶動市場流動性改善。兩融余額結束8個月跌勢,背后是中小投資者開始加倉。展望后市,市場人士認為,從資金層面來看,融資余額明顯反彈、開戶數明顯增加、公私募基金有望加快發行節奏等,都將有助于增量資金持續流入。
增量或持續增加
行業板塊方面,根據數據統計,3月4日絕大多數申萬一級行業獲得融資凈流入,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市場預期仍然偏正面,活躍資金參與意愿較為強烈。
具體而言,電氣設備、休閑服務是當天僅有的兩個融資凈流出板塊,具體金額為4781.99萬元和1303.73萬元。而與之相對的是,非銀金融、計算機板塊是當天凈流入額最高的兩大板塊,金額分別為20.58億元和10.67億元,這也是當天僅有的兩個凈流入額超過10億元的板塊。
另外,傳媒、通信、建筑裝飾、醫藥生物板塊本周一凈流入金額也較大,金額分別是6.86億元、6.65億元、6.57億元和5.82億元。
萬和證券認為,當前場內交投情緒高漲,流動性繼續得到改善,疊加MSCI將A股納入因子比例由5%提升至20%,中長期市場內增量資金或將持續增加。此外,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直接融資比例將得到提升,科創板及注冊制的相關主要規則落地,資本市場地位得到提升,市場情緒得到提振,行情有望繼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