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證券要聞 > 正文

    科創板迎來三年解禁期 9家公司股東“惜售”

    2022-07-18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證券時報記者 王一鳴

        隨著科創板開市三周年臨近,首批25家公司三年限售期的首發前股份即將迎來解禁,不過,已有9家公司明確表達“惜售”之意。

        7月15日晚間,9家公司齊發公告,這些公司股東明確表達了當前持有的信心。其中,4家公司控股股東自愿不解禁并延長鎖定期6個月;1家公司共同控股股東中最大股東自愿不解禁并延長鎖定期12個月;3家公司控股股東、1家公司第三大股東承諾在股份解禁后6個月內不減持股份。

        經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初步測算,上述延長鎖定期和承諾不減持的股份對應市值達到808億元,占7月22日當天首批25家公司理論解禁市值逾四成。剩余解禁股東方面,按減持新規,科創板此次解禁股東三個月內集中競價方式最大可減持股份市值僅占科創板總流通市值的不足2%,實際影響有限。

        高成長增添“惜售”底氣

        部分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大股東在公告中明確表示,基于對行業前景和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同時為了促進公司長期穩定發展,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一段時期內不減持公司股票。其中,中國通號、容百科技、心脈醫療、虹軟科技、新光光電5家公司股東延長股份鎖定期,華興源創、天宜上佳、嘉元科技、交控科技4家公司股東承諾在股份解禁后不減持。

        科創板扎實的基本面為股東們“惜售”增添了底氣。數據顯示,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在上市之后業績穩健增長,2021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28.06億元,同比增長21%,平均增幅為43%;歸母凈利潤106.13億元,同比增長12%,平均增幅為29%。相比于2019年上市當年,容百科技等7家公司凈利潤增長超過100%。

        成績亮麗的不止25家首批公司,從整體板塊來看,從2019~2021年的增長情況看,科創板公司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28%,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70%,增幅領先于A股其他板塊??苿摪甯叱砷L背后源于板塊科技創新提供源源動力。2021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合計883.51億元,同比增長31%;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3%。

        中金公司研究部表示,科創板上市公司較多反映中國產業升級和產業自主的趨勢,“科創”屬性成色十足,對科創板中長期趨勢依然維持積極看法。

        已有24批股東詢價轉讓

        對于未來出現的減持行為,業內人士建議應客觀和理性看待,減持是股東固有權利,是上市前老股東合理合法的退出方式,依法合規進行的減持行為是正常市場行為,同時,減持行為也會受到減持比例、受讓方限售期等規則約束。

        根據減持新規,持有首發前股份的股東、大股東以及董監高等主體的減持比例、減持時間都受到嚴格約束。從股份解禁到開始減持再到產生市場影響存在明顯的時間差,影響程度更為平滑。

        此外,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梳理發現,此次解禁的科創板公司中,近半數公司控股股東同時兼任公司董監高,其每年減持上限不得超過其持股量的25%,同時還要遵守窗口期、短線等諸多要求,在減持額度、減持窗口方面受到更為嚴格的制約。經初步測算,科創板此次解禁股東三個月內集中競價方式最大可減持股份市值僅占科創板總流通市值的不足2%,影響程度相對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還創設了A股獨有的詢價轉讓減持制度,在不沖擊二級市場的情況下,為首發前股東提供更加便捷和市場化的退出渠道。自2020年7月推出以來,已有18家公司24批股東實施了詢價轉讓,成交金額約132億元。從實施效果上看,詢價轉讓前后公司股價波動較小,詢價轉讓計劃書公告后1周、15個交易日及1個月,股價平均上漲3.16%、3.95%和6.55%,有效維護市場的穩定性,為股份減持提供了緩沖帶。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獲悉,近期多家科創板公司正在密切對接詢價轉讓的工作事宜,“詢價轉讓”或將成為常用的減持方式之一。

        增加科創板市場深度

        業內人士還指出,限售股解禁短期而言容易被理解為利空,但從中長期看,隨著限售股大量解禁,流通股數量的增加有望進一步提升科創板交易活躍度。

        在機構看來,當前公募基金與陸股通對科創板仍屬低配,而流通股本偏低或是影響機構投資者增配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興業證券分析師張啟堯稱,科創板更多籌碼進入流通,將為機構投資者入場提供更好的市場交易條件,也將進一步打開增配科創板的空間。

        亦有機構投資者表示,隨著科創板股份解禁、相關個股流通性提高,科創板整體流動性將得到進一步改善,為機構投資者等長線資金進入創造良好的條件。長線資金的“加持”,則會進一步緩沖解禁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7月15日晚上交所發布科創板做市交易業務實施細則和配套業務指南,進一步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將有助于提升科創板流動性、平抑市場波動、增強市場韌性,更好推進科創板的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