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宏觀時評 > 正文

    拆解信貸“成績單” 資金流向了哪里?

    2025-07-16 00:15  來源:證券日報 

        ■劉琪

        7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信貸“成績單”——上半年,人民幣貸款新增12.92萬億元;6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68.56萬億元,同比增長7.1%。在金融總量合理增長的同時,信貸結構也在持續優化。這種結構演變既是經濟結構變遷的映射,更在主動發揮著促進經濟轉型的作用。

        若將信貸資金流向繪成一張熱力圖,企業端無疑是最熾熱的區域。上半年,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1.57萬億元,占全部新增貸款的89.5%,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了6.6個百分點。其中7.17萬億元為中長期貸款,占比超過六成,為企業的長期投資和生產經營提供了穩定而有力的支持。

        這種高占比的背后,是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信心與積極擴張的意愿。相較于企業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大多投向設備購置和工程建設等方面,反映出企業正為中長期生產活動蓄力。

        從居民端來看,信貸結構同樣亮點突出。上半年,住戶貸款增加1.17萬億元。其中9239億元流向了經營性貸款,占比近八成,表明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的生產經營活動。

        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是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也是社會就業的“蓄水池”,更是激活市場經濟的“一池春水”。金融機構對他們源源不斷地支持,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就業、穩定民生、推動創新。

        在這張資金流向熱力圖上,行業投向的脈絡同樣清晰可辨。上半年,新增貸款主要投向制造業、基礎設施業等重點領域。6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7%,上半年增加9207億元;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7.4%,上半年增加2.18萬億元。

        作為實體經濟的根基,制造業獲得信貸支持,有助于推動產業升級,提高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而基礎設施建設關乎國計民生,對拉動經濟增長、改善投資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金融“五篇大文章”成色足,展現出“總量增長、覆蓋面擴大”的特點。近年來,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加快形成,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融資需求不斷上升。央行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激勵等多種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相關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

        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貸款余額10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其中,科技貸款余額43.3萬億元,同比增長12%。5月末,綠色、普惠、養老、數字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7.4%、11.2%、38%和9.5%。以上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為實體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一組組數字,表明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穩固有力。今年以來,央行積極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保持常規操作較強支持力度的同時,又推出新的一攬子支持舉措,實實在在地發揮了有效激勵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充分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