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的第七屆擬任委員名單出爐。昨日,證監會公示了20名并購重組委委員擬任人選,他們均經過了篩選、面試、考察期,相較于此前公布的45名候選人,淘汰率超過了五成。
這20名擬任委員來自證監會會機關、地方證監局、證券交易所、國家部委、國家院校、證券公司、創投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其中,包括證監會會機關、證監局和交易所在內的證監會系統共有委員11名,占比55%,包括了證監會并購重組委主任委員(正司局級)楊光、證監會法律部訴訟復議處處長孫磊和證監會會計部會計制度處處長夏文賢等,來自證監局和交易所的委員多參與上市公司一線監管工作。
其他委員均從市場機構和部委院校中選取,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巡視員梅建平、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金雪軍入選。
具體來看,來自市場機構的擬任委員分別為中信建投董事總經理相暉、北京信中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汪超涌、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陳帥、招商基金副總經理沙骎、國浩律所合伙人丁明明、福建華興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童益恭和中聯資產評估集團董事總經理唐章奇。
2018年10月25日,證監會曾對第七屆并購重組委委員候選人進行過公示,當時,共有45名候選人上榜,經過篩選,最終僅有不到一半委員獲得擬任。對比候選名單和擬任名單,各個來源的委員人數都有相應的刪減,委員總數上“大縮水”,現任的第六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委共有委員35名。
在第七屆并購重組委換屆之前,證監會修訂了并購重組委工作規則,完善了選聘機制,適度擴大了委員規模,優化委員結構,加強委員履職監督,切實防范廉政風險,促進廉潔審核。一方面適度擴大委員會規模。為滿足審核需求,保證審核工作正常有序開展,委員總人數由35名增加至40名,內部委員不超過11名,將委員每屆任期2年改為每屆任期1年,連續任期最長不超過2屆。另一方面,設立發行與并購重組審核監察委員會,對并購重組委審核工作進行獨立監察,提高選聘委員的標準,在原有廉政要求、專業素質、遵紀守法等資格條件的基礎上,要求委員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
但以新公布的名單來看,并購重組委并未達到預期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