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截至7月15日,在A股42家上市券商中,已有超半數公司發布了2025年中報業績預告,且均預計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國聯民生、華西證券兩家公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均突破1000%。券商分析師普遍認為,當下市場風險偏好改善,上市券商中報業績預喜,有望成為券商板塊上漲的催化劑。
奮進一流投行
截至記者發稿,已有24家上市券商發布了2025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國聯民生、華西證券中報預告最為亮眼,國聯民生預計,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1.29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增加10.41億元,同比增長1183%左右;華西證券預計,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5億元至5.75億元,同比增長1025.19%至1353.9%。
除了上述兩家業績增速大幅超出市場預期的券商外,國泰海通、申萬宏源、長江證券、華林證券等8家上市券商則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最大變動幅度均在100%之上。此外,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信證券、方正證券等14家上市券商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最大變動幅度均在50%之上。
細究已發布的上市券商中報預告不難發現,在“奮進一流投行”的目標引領下,證券行業競爭格局正悄然改變。
例如,國泰海通積極推進換股吸收合并相關工作,促進全面整合融合,持續提升核心能力,加快向國際一流投行邁進;東方證券圍繞一流現代投行建設的目標,積極推進新三年戰略規劃實施。
中小券商則縱深推進特色化建設。例如,上半年,山西證券錨定差異化高質量發展戰略,財達證券以“打造‘特色化、精品化’區域一流券商”為戰略目標。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中國證券業協會關于加強自律管理 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提到要分層分類推進一流投行和投資機構建設。
對此,東吳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孫婷表示,《實施意見》通過強化自律管理、優化行業生態,推動券商從原有牌照驅動轉向能力驅動,倒逼券商從通道業務向高價值業務轉型。頭部券商有望憑借專業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力,而中小券商需深耕特色領域,行業生態將更趨專業化、集約化,加速行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升”的轉型進程。
行業業績整體向好
已發布的上市券商中報預告凸顯了行業業績整體向好的趨勢。實際上,行業盈利回升的趨勢此前已有跡可循。上半年,A股市場日均成交額穩定在1.3萬億元以上,新增開戶數突破1260萬,兩融余額持續維持在1.8萬億元高位運行,券商A股股權承銷金額超7000億元,市場交投活躍直接拉動了券商經紀、自營、信用、投行等主營業務的增長。
從上半年具體業務對整體業績的推動情況來看,中金公司投行、股票、財富管理等業務板塊收入實現同比增加;中信建投自營、經紀、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增加較多;國聯民生證券投資、財富管理、投行等業務條線均實現顯著增長;東方證券財富及資產管理、投行及另類投資、機構及銷售交易、國際化等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加。
“上半年資本市場與債券持續向好,股市交投熱度維持高位,二季度上市券商業績有望延續高增長勢頭。”在民生證券研究院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張凱烽看來,從當前公告情況來看,中型和小型上市券商表現出更強的業績彈性,自營、經紀和投行等業務條線表現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