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安盛家庭健康日暨中國城市家庭健康生活力白皮書發布會在上海舉行。
《2021中國城市家庭健康生活力白皮書》歸納了對中國家庭健康管理的四個主要洞察:
健康保障日益成為家庭健康管理的重要方式;
心理健康重要性被廣泛認可,相關消費或將不斷提升;
數字化醫療成為緩解醫療資源緊張、就醫條件限制的主動選擇,并需要持續提升服務的便利性與權威性;
職場媽媽相對焦慮且缺乏健康自信,更需要完善的健康保障體系,及時的心理疏導及數字化醫療支持。
調研結果顯示,65%的受訪家庭認為有必要配備商業健康保險,82%的家庭認為保障是健康險的基礎,健康增值服務更重要;75%的受訪者表示在需要時會積極與心理咨詢師溝通;約九成受訪者愿意接受線上就醫,購買過基礎或商業保險的受訪者對數字化醫療服務的意愿度更高;超過40%的職場女性對家庭健康管理非常自信,但自信程度低于非職場女性。
此外,調研發現,北京家庭加班熬夜比例顯著高于總體平均水平;相較于其他家庭,北上家庭“懶癌”比例高;杭州家庭對不健康食品的抵抗力最強;京滬兩地家庭更多感受到家庭經濟負擔重;廣州家庭更多感受到家庭財務管理的難處;鄭州家庭備受心理亞健康和經濟壓力重的困擾。
心理學專家胡慎之表示:“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管理已成為社會健康重要的前提條件,我們可以從支持系統、能量系統、生命系統和價值系統等四個方面為我們的健康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