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會議活動 > 正文

    第十二屆富國論壇順利舉辦 激辯資產配置與AI技術革命雙主線

    2025-05-24 09:37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昌校宇

        5月23日,第十二屆富國論壇在蘇州市順利舉辦。本屆論壇以“重估·重構·重燃——AI驅動下的中國資產價值躍遷”為主題,匯聚了知名學者,以及來自券商的首席經濟學家、首席分析師和富國基金的資深基金經理,共同探討全球秩序變局、AI產業趨勢,以及資產配置、行業投資機會。

        本屆論壇采用“線下+線上”聯動模式,吸引了近1000位投資者與資管行業專業人士現場參會,線上直播實時觀看人次突破1400萬。通過深度洞察與實戰策略的碰撞,論壇為資管行業呈現一場高水準的思想盛宴。

        在第一場圓桌論壇中,五大券商首席經濟學家與首席策略分析師聚焦“宏觀的錨點,資產配置核心驅動”展開深度對話。面對地緣政治緊張與AI技術革命的挑戰,他們從不同維度剖析了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投資邏輯。    

        第一場圓桌論壇現場 昌校宇/攝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認為,中國政策儲備充足,金融市場波動率將低于經濟數據波動。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搶出口以及工業生產的韌性是短期的確定性抓手,中長期來看,貨幣政策有望優先發力,通過釋放流動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

        在資產配置方面,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將資產劃分為三類:強周期類(地產鏈)、穩定類(黃金、高股息)及科技新興類(AI、創新藥)。他認為,黃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終極對沖工具”,而創新藥出海與AI硬件滲透率提升是科技主線核心。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從全球比較視角出發,認為中國資產是“東穩西蕩”格局下更具優勢的一類資產選擇,其中軍工與黃金為戰略配置首選,科技賽道需聚焦AI應用從上游開始往中下游擴散的投資機遇。

        與會首席一致將科技與紅利列為年度投資主線。劉晨明建議關注低波紅利與創新藥出海;張啟堯看好AI下游應用及服務消費的“雙階升級”;李超認為紅利資產提供“防御”底線,AI、智能駕駛等新質生產力代表長期“進攻”方向。

        盡管面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與會首席普遍認為中國資產在全球再平衡中凸顯配置價值。政策呵護、制造業韌性及技術突破構成核心支撐,黃金、軍工、AI應用成為穿越波動的“壓艙石”。正如主持人富國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袁宜所言:“在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和中國資產的確定性反而相對更強。”

        第二場圓桌論壇以“中流擊水,基金投資勢與道”為主題,國聯民生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包承超與富國基金五位資深基金經理曹晉、趙偉、孫彬、徐智翔、俞曉斌就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投資機遇展開深度探討。    

        第二場圓桌論壇現場 昌校宇/攝

        針對蓬勃發展的科技產業,富國新材料新能源基金經理徐智翔認為,AI發展分為感知AI、生成式AI、智能助理AI、物理AI四階段,今年DeepSeek的橫空出世代表著AI應用進入落地元年,未來智能助理AI方向更關注AI眼鏡等可穿戴設備,物理AI方向則更關注智能駕駛和人形機器人。富國中小盤精選基金經理曹晉分析稱,從長期來看,中國在AI應用上的空間更廣闊。富國精準醫療基金經理趙偉從醫藥視角提到,創新藥企通過全球化授權打開市場空間,政策引導與商業化能力缺一不可。

        針對剛剛發布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強化長周期考核與投資者利益綁定,曹晉表示將堅守產業趨勢研究,挖掘隱形冠軍企業;趙偉主張深耕細分領域,避免短期市場噪音干擾。富國價值優勢基金經理孫彬認為,價值投資需動態審視ROE穩定性,傳統紅利板塊現金流確定性更高。徐智翔表述“無產業不牛市”,未來超額收益仍存于規?;瘮U張的新興產業。富國穩健增強基金經理俞曉斌稱,“固收+”產品需平衡債性與股性,久期管理應逆勢布局,以絕對收益為目標優化風險收益比。

    (編輯 孫倩)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