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桂小筍)12月12日,由工信智庫聯盟指導、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主辦的“百萬莊論壇:機工智庫發布會(2024)”在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融媒體中心舉辦。本次會議探討當前形勢下,中國制造業如何以創新為引領,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工程師李燕霞在發言中介紹,創新成為影響利益相關各方戰略博弈的關鍵變量。誰牽住了創新這個“牛鼻子”,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李燕霞表示:“首先,以創新為引領,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科研機構、大學、企業定位和布局;要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實現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的跨越;要以用戶為創新的根基、研發的方向,實現從產品時代到服務時代、用戶體驗時代的升級;要積極擁抱新興產業和新型商業模式,開展跨界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其次,筑牢制造業‘基石’,發揮行業智庫力量賦能新型工業化。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行業智庫要在自身專業領域深耕,形成強調實踐意識與問題導向、注重戰略性與應用性的鮮明特色,時刻關注和跟蹤前沿問題,提出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為國家的決策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最后,從智庫的‘單兵作戰’到智庫的‘協同發展’,為服務國家戰略出智出力。”
工信智庫聯盟秘書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辛勇飛在講話中提及,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是“于變局中開新局”的關鍵所在。
會議同時發布了機工智庫前沿觀察和最新研究成果。機工智庫研究員賀疆澔在題為“人工智能賦能裝備制造業”的研究報告中介紹了人工智能發展的四大關鍵布局:“需求牽引,小步快跑,根據企業垂直領域的特點、痛點需求展開試點,優先布局成熟AI技術;打好數據基礎,注重數據安全,構建全方位的數據體系;建立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生態合作系統,借助生態伙伴能力優化資源配置與創新效率;通過‘內培外引’,建設復合型的AI人才隊伍。”
(編輯 張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