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企業信息 > 正文

    對標淡馬錫 國際一流國資投資公司仍在路上

    2021-03-10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回顧深圳國資國企改革路程,早在2016年,深圳國資委就賦予了深圳投資控股公司特殊任務——學習對標淡馬錫。深圳國資委官網介紹,2018年深圳市政府審議通過了《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對標淡馬錫打造國際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實施方案》。

        淡馬錫是新加坡的一家投資公司,成立于1974年,為接管新加坡政府擁有的35家企業而生。從資產管理的角度來看,淡馬錫的成績傲人,成立之初投資組合只有3.54億新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投資組合凈值為3060億新元,而直到2020年,淡馬錫擁有的員工僅有817人。

        2020年8月,深圳國資旗下主要投資平臺深圳投資控股公司首次進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五年后的當下,外界如何看待深圳國資的發展模式,目前深圳國資距離實現“淡馬錫”的發展目標還有多遠?

        對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宏表示,近年來,深圳國資逐步明確“服務大局、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民生”的功能定位,一方面主動調整優化國有資本戰略布局,特別是實施“上市公司+”戰略,讓上市公司成為深圳國企主要組織形式,使更多國資更加公開透明、規范有序地運作;另一方面全力實施國資國企綜合改革,釋放國資國企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把國有企業真正培育成為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

        例如,去年躋身世界500強的深投控公司,在五年前就已提出建設世界500強的戰略目標,當時同時推動了涵蓋授權放權、法人治理、選人用人、薪酬激勵、投資管理、風險管理等內容的對標淡馬錫綜合改革。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則對記者表示,淡馬錫模式的一個成功經驗就是“管資本”而非“管企業”,而“管資本”的前提是國有資產實現資本化,流動性強,深圳國資的證券化率較高,更具備從“以管企業為主”的監管模式向“以管資本為主”的模式轉變。另外,淡馬錫模式的另一個成功經驗就是其高效的董事會制度。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建設比較完善,在股權董事、獨立董事等方面有成熟的操作模式。深圳擁有較多的上市公司,有利于其完善國有企業的法人治理模式,轉變經營機制。

        不過,在劉國宏看來,“深圳國資國企對標淡馬錫綜合改革仍在路上。”他表示,很多制度不是一個文件就能落地,而形成成熟的制度更是要經歷實際反饋和調整優化的過程;另外對標淡馬錫也不是照抄照搬淡馬錫的制度和模式,而是要學習其制度和模式的內在精髓,結合國情市情,把握國家和城市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創造性改進優化。

        “當前深圳國資仍存在改進方面:一是戰略布局不僅要體現戰略進入,也要體現戰略退出。淡馬錫近年每年有近300億新元新增投資,也有200億新元左右投資退出。二是公司治理要逐步走向更加市場化,董事會成員更多要向市場選聘,董事會和經理層權責需要更加清晰。三是職業經理人機制和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要更加完善,要真正形成‘干不好走人’‘干得好給予市場有競爭力的激勵’優勝劣汰機制。”劉國宏說。

        2019年8月,《深圳市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提出,要對深投控開展綜合改革試點,將其打造成國際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加大對深投控在投資、資本運作、擔保等方面的授權力度等,綜改方案也提出要將深圳市遠致投資公司打造成全國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標桿,以并購重組、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市值管理、發展產業基金為重點,推進市場化股權運作。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