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王娟
5月15日,A股市場早間開盤,三大指數低開,隨后走低。截至中午收盤,上證指數報3389.75點,下跌0.42%,深證成指報10238.63點,下跌1.12%;創業板指報2055.06點,下跌1.35%。
行業板塊方面,航運港口、物流行業延續漲勢,化肥行業、化纖行業等板塊開盤持續活躍。個股方面,連云港(601008)、南京港(002040)、寧波海運(600798)、寧波遠洋(601022)實現3天3板。

截至午間收盤,大消費板塊異軍突起,美容護理板塊漲幅躍居第一,整體行業板塊指數漲幅達4.49%,食品飲料板塊漲幅緊隨其后,航運港口板塊漲幅略有回調,不過仍位居行業板塊漲幅第三,板塊指數漲幅達1.67%,截至目前該板塊已連續4個交易日大漲。
航運板塊為何能持續爆發?消息面上,近期隨著中美關稅政策調整,疊加歐美傳統運輸旺季臨近,航運市場出現搶運熱潮,部分船企航線開始漲價,為航運港口市場帶來積極變化。
珠海黑崎資本投資管理合伙企業首席戰略官陳興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商品出口需求預期改善;船司報價策略形成支撐,目前已有部分頭部企業釋放6月初提漲信號,形成遠期價格錨定效應。
此外有上市公司航運企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集運市場剛發生轉變,公司尚未有明顯的訂單及價格變化。
申銀萬國期貨研報指出,中美關稅貿易摩擦階段性緩和,宏觀情緒轉向;帶動美線貨量回歸和搶出口現象,美線運價已開始上漲,或帶動美線旺季的提前開啟。對于歐線而言,此前美線外溢的運力將回歸,同時可能存在歐線運力調往美線的可能,美線旺季開啟可能帶來的歐線旺季同步開啟和運價上行,以及美線可能的港口擁堵帶來的供應鏈紊亂,這也是近期市場出現大幅反彈的主要原因。
期貨市場上,自5月12日以來,歐線集運2506合約4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超40%,截至5月15日記者發稿時,歐線集運2506合約持續大漲9.38%。

未來航運市場能否持續回暖,在陳興文看來,中期看需觀察三重變量:一是歐美補庫強度,若5月PMI新訂單指數持續高于55,旺季行情可看高至8月份;二是船司運力管控力度,馬士基若實施大規模停航保價,或推動運價中樞上移15%至20%;三是地緣風險溢價。長期來看,全球集裝箱船隊規模同比擴張10%的供給壓力仍在,回暖周期或于三季度末面臨考驗。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