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見習記者 毛藝融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新質生產力”和“數字化”是滬市上市公司爭相發力的目標。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上交所推動走訪滬市上市公司合計116家,深入一線了解公司發展情況,設身處地為公司排憂解難。在此過程中,不少滬市公司也分享了他們在這“數字化新浪潮”中的新見解和新探索。
在發展推動數字經濟的路途中,滬市三家運營商龍頭紛紛表態,分享關于推進數字產業化及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前沿思考和探索。
在工業領域,中國聯通做出了5G應用的“新突破”。公司攜手長城精工自動化打造全國首個工業領域5G-AuRLLC汽車柔性產線,試制線能達到時延4ms、穩定性99.999%的性能指標,這標志著聯通已經實現了5G專網對極低時延工控業務的支持,5G-A柔性產線全面進入試商用運行。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聯通營業收入達到3725億元,同比提升4.97%,實現穩健增長;歸母凈利潤達到81.73億元,同比提升11.96%。公司表示,未來將堅持科技創新的發展理念,加快以5G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構筑新質生產力,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暢通信息“大動脈”。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要全面推進‘AI+’行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截至2024年1月份,公司移動客戶數達到9.91億戶,其中5G套餐客戶數近7.90億戶;有線寬帶客戶數達到3.00億戶。除了業務的全面鋪開,公司的業績也再創新高,3月21日晚,中國移動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2023年公司營收突破萬億元,同比增長7.7%;凈利潤達到1318億元,同比增長5.0%。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發表了對于“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的獨到見解:“新質生產力,特點在‘新’,關鍵在‘質’,落腳在‘生產力’,即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近年來,中國電信堅持網是基礎、云為核心,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推進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公司也高度重視“提質增效重回報”計劃,一方面,公司以穩健的業績回饋廣大投資者,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9%至5078.43億元;歸母凈利潤304.46億元,同比增長10.34%。另一方面,公司切實提高股東回報,2023年,公司派息率達到70%,并計劃自2024年起三年內提升現金分紅比例至75%。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在各個領域如汽車、物聯網等,新質生產力的探索之旅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韋爾股份講述了公司在汽車領域的新成就。為了滿足更為復雜和精細的影像需求,公司持續加大了在高端汽車圖像傳感器領域的研發投入。公司表示,未來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鞏固提升公司運營效能,公司高度重視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產品的研發,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研發機制,并持續穩定地加大在各產品領域的研發投入。
移遠通信分享了關于“數字化”轉型的經驗與現實成績。作為全球領先的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致力于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應用提供關鍵智能化支撐。
隨著AI需求的高速增長,華勤技術不斷推動公司產品迭代,投身數字化和智能化大趨勢中。公司基于Intel EGS平臺打造的通用服務器產品線和AI服務器產品已經進行了創新升級,全面兼容支持英特爾最新發布的第五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經過全系列產品的適配后,性能大幅提升,可以提供更高的算力和更快的處理速度,更好地滿足客戶對各種計算密集型工作負載的需求。
(編輯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