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林艷
5月27日,紫光股份發布重大資產購買預案以及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等系列公告,公司擬收購新華三剩余49%股權。
本次交易前,紫光股份通過紫光國際持有新華三51%股權。此次,紫光股份擬由紫光國際以支付現金的方式分別向HPE開曼購買其所持有的新華三48%股權,以支付現金方式向IzarHoldingCo購買其所持有新華三1%股權,合計收購新華三49%股權,交易對價為35億美元(按5月25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計算,合計人民幣246.85億元)。
由于對價支付方式為現金,公司所需資金金額較大,若僅依靠自有資金及銀行貸款,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財務結構和經營穩健性。因此,紫光股份計劃以定增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同日發布的定增預案顯示,公司本次計劃發行不超過7.15億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均用于收購新華三49%股權。據了解,在募集資金到位前,公司可以用自有資金、自籌資金等方式先行支付,并在募集資金到位后予以置換。
綜合來看,紫光股份所處ICT行業發展前景可觀。隨著鼓勵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相繼推出,我國ICT基礎設施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趨勢,且增速高于全球市場。據IDC統計,預計2023年中國ICT基礎市場規模為566億美元,到2027年將達到82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
“現今是我國ICT產業快速增長時期,數字技術正在賦能百行百業。推動社會數字化變革,助力‘數字中國’建設,中國市場對數字基礎設施有廣闊需求。隨著我國數字經濟的穩步推進,對于基礎網絡設施建設需求還將進一步提升。”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ICT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領域,入行企業需注重研發投入,保持研發熱情。此次紫光股份對新華三的收購能產生很好的協同作用,有利于穩固公司在ICT行業的領先地位。”
據了解,截至2023年3月末,新華三累計國內已獲授權的有效專利超過7600項,海外已獲授權的有效專利超過500項,且近90%為發明專利。在亞洲、歐洲、非洲、拉美等地區已設立17個海外分支機構,認證海外合作伙伴15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