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伴隨著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公募基金紛紛備戰創業板投資機會。有投行人士預計,按照目前進度8月中下旬或能見到首批股票掛牌上市,屆時創業板存量股票的漲跌幅限制將從目前的10%調整為20%。創業板注冊制實施之后,哪些板塊比較受益?創業板后市如何?就以上問題,《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南方創業LOF擬任基金經理應帥。
針對創業板后市預判,應帥表示:“雖然中間道路或有崎嶇,但長遠來看,創業板有著光明的未來。”應帥認為創業板行情應該還會持續下去:一是,創業板業績在2018年年底觸底,2019年業績恢復上升,未來幾年或還會看到業績加速上升的趨勢;第二,創業板聚集大量新興戰略產業龍頭,成長性突出。從權重分布來看,目前醫藥行業占比超30%,電子計算機近30%,權重行業非常符合國家戰略以及經濟轉型需要;第三,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將會帶來更多優秀公司上市,給投資者帶來更多機會。
具體細分行業判斷上,應帥相對更加看好生物醫藥、半導體、新能源等行業。對醫藥行業而言,一是,目前A股醫藥行業整個板塊占市場總市值比例并不高,相對而言龍頭醫藥公司仍然有較大發展空間;二是,我國已邁入老齡化社會,而且還有加速趨勢,醫保支出增速大概率維持在較高區間。
對半導體行業而言,應帥認為,半導體有著巨大國內市場需求驅動,在舉國戰略體制、工程師紅利等因素下,攻克技術難關應該只是時間問題。半導體板塊中的部分個股估值短期處于較高位置,但優質龍頭長期發展可期。
新能源汽車方面,應帥表示新能源或擁有未來10年黃金機會。目前,新能源汽車正進入滲透率拐點,拐點過后未來新能源汽車消費或會出現爆發式增長。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是一條黃金賽道。
那么,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后投資者該如何選股?應帥認為成長股是最好的投資之道,一定要發乎“本心”,勤勉致遠。由于成長股投資中會面臨很多“成長陷阱”,所以要想在成長股投資中獲取超額收益,對投資的專業度要求更高。首先,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公司調研體系,以及對公司整體理解的框架。第二,想要獲得超額收益,基金經理必須勤勉、謹慎地工作,只有勤勉工作,不斷調研上市公司,才能選到真正優秀的成長標的。據了解,即將于8月14日起正式發售的南方創業LOF擬由應帥“掛帥”,該產品為兩年定期開放混合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后,每兩年開放一次申購和贖回,該產品將會通過“戰略配售+新股申購+二級市場精選個股”等投資方式,多管齊下,立體捕捉創業板發展的長期機遇。
(編輯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