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量化巨頭殺入賽道投資 是創新之舉還是投機取巧?

    2023-02-28 06:34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近兩年賽道投資風靡市場,量化私募也加入了戰場。不過,從業績表現看,部分采用行業指數增強策略的量化產品表現不佳。

        業內人士認為,在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滿足投資人定制需求是行業指數增強產品出現的主要原因。不過,行業指數樣本數量有限、流動性低的特點會限制量化策略的發揮,單一行業周期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投資人的賺錢難度。隨著量化私募競爭愈發充分,加快策略迭代才是在“內卷”中突圍的正道。

        量化也做賽道投資

        2022年7月,幻方量化備案成立了4只跟蹤行業指數的私募產品。因諾資產去年11月也備案了因諾雙創增強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一直以來,量化投資主要對標寬基指數且持倉較為分散,一些私募巨頭罕見地發行行業指數增強策略產品,意在何為?對此,因諾資產相關人士坦言,公司去年11月發行相關產品主要是為了滿足客戶定制需求?;梅搅炕嚓P人士透露,此類基金不對外部投資人發行。

        北京某百億級私募高管直言:“部分機構發行行業指數增強策略產品更多是市場驅動的行為,在一些行業關注度較高時發行相關行業指數增強策略產品更容易吸金。與此同時,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競爭愈發激烈,在產品設計上另辟蹊徑是行業‘內卷’下的一種取巧式表現。”

        從業績表現來看,量化巨頭的“賽道投資”效果并不好。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幻方中證醫療指數增強研究精選1號、幻方中證信息指數增強研究精選1號和幻方中證新能指數增強研究精選1號基金單位凈值均低于1元,成立以來回撤幅度分別為5.75%、1.95%和22.04%,各產品間超額收益表現明顯分化,甚至出現了超額收益為負的情況。

        舍本逐末之舉

        記者采訪多家頭部量化私募獲悉,目前大多數機構并沒有布局此策略。在他們看來,作為客戶多元化配置的一部分,行業指數增強策略有其存在的價值,但從量化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此類策略難成主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普通投資人的賺錢難度。

        首先,行業指數增強策略的超額收益波動較大。鳴石基金分析稱,量化投資是基于歷史數據搭建策略模型,通過客觀交易和分散持股來獲取超額收益的投資方式,而單一行業的樣本數量較少、市場流動性有限,量化策略很難發揮優勢,超額收益的波動會比較大。

        其次,單一行業周期性特征明顯,投資人賺錢概率或降低。某百億級量化私募直言:“單一行業具有較為明顯的周期性,投資人在行業過熱或過冷的階段入場,業績表現將天差地別。因此,如果量化私募主動發行行業指數增強策略產品,在發行時點上需要具備一定擇時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投資人的賺錢難度。”

        最后,產品定位較為尷尬。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作為配置工具,ETF費率更低且申贖更靈活。如果量化私募無法提供顯著的超額收益,其優勢不大。

        加快策略迭代是關鍵

        “未來量化私募若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是提高模型迭代效率,并豐富策略收益來源。”蝶威資產總經理魏銘三表示,近年來,高頻策略中使用的量價因子同質化問題逐漸凸顯。管理人亟須拓展超額收益來源,如挖掘另類因子,并在投研流程上更加系統化、精細化,提升策略迭代的效率,從而更快一步適應市場變化。

        衍盛投資也表示,面對策略同質化,公司破局的方向在于加大基本面因子的挖掘,根據市場變化在模型中加入更多可解釋因子,提升模型的抗風險和市場適應能力。與此同時,投研方面,公司會持續引入新的數據源,并創新建模思維和研究方法論。

        蒙璽投資則表示,在行業競爭加劇背景下,公司選擇了挖掘難度更大、擁擠度更低的另類因子作為超額收益來源之一,從而為客戶創造長期穩健的超額收益。

        “中國量化私募的發展空間廣闊,但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才能不掉隊。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投機取巧,只能埋頭苦干。”某百億級量化私募創始人表示。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