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春蓮)6月29日,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公布了2025年7月復旦碳價指數結果。此次公布了2025年7月全國碳排放配額(簡稱CEA)價格指數、2025年12月全國CEA價格指數、2025年7月全國CCER價格指數以及2025年7月中國綠色電力證書GEC價格指數。
此外,為進一步豐富復旦碳價指數的服務功能,研究中心在6月份推出了“復旦碳價指數”小程序,涵蓋指數報價、預測趨勢可視化、交易意愿填報與公示等多項功能。未來,研究中心將持續優化小程序的服務范圍與功能,擴大使用范圍,提供以復旦碳價指數為核心的一攬子碳金融解決方案,提高市場透明度和效率,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服務和支持工具。
研究中心模型計算得出,2025年7月全國碳排放配額(CEA)的買入價格預期為70.67元/噸,賣出價格預期為76.67元/噸,中間價為73.67元/噸;買入價格指數為176.66,上漲3.37%;賣出價格指數為172.98,上漲2.52%;中間價格指數為174.73,上漲2.93%。
在發布環節,研究中心總結了6月份全國碳市場的運行情況:價格方面,6月份碳價持續攀升,除6月16日出現一次明顯下降外,從月初的68.34元/噸逐步推高至月末的76.57元/噸,月內漲幅逾12%。成交量方面,6月份碳配額日均成交量為78.10萬噸,相較5月份的54.58萬噸上漲43.1%。開年以來碳市場交易活躍度穩步提升,連續五月日均成交量大幅上漲。6月份全部交易日的成交量都在十萬噸量能水平之上,五個交易日成交量破百萬噸,最高達185.46萬噸。
據研究中心介紹,全球碳市場6月份運行總體特征如下:第一,全球主要碳市場行情分化,各碳市場成交量漲跌不一;第二,全球主要碳市場月內價格走勢各異,碳價環比普遍上漲,新西蘭碳市場環比漲幅最大。
(編輯 何成浩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