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攬子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當前我國經濟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多位業內人士日前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2中期宏觀峰會上表示,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頂住壓力實現正增長,彰顯出我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后續仍需鞏固好經濟發展基礎,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二季度我國經濟的超預期表現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等多位專家表示,從二季度數據看,中國經濟復蘇的基礎非常好。
展望下半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更加精準有效,穩經濟的政策措施效果進一步顯現,下半年我國經濟將繼續加快恢復,為今年全年經濟發展達到較好水平創造條件。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應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表示,以更大力度貫徹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力爭今年全年經濟增長取得較好成績。
“要盡快使我國經濟增長回到潛在生產力水平,即5%至6%的增長水平。”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表示,要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找出新的發展動力,鞏固好經濟發展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爭取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更大力度擴內需
業內人士表示,穩住市場主體和擴大國內需求對于推動下半年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王一鳴認為,下半年政策著力點應轉向更大力度擴大國內需求、增強市場主體內生動力和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部分專家認為,后續核心任務是推動經濟全面復蘇,培育市場內生動能是關鍵。劉元春建議,政策在保持一定力度的同時,著力點應發生一些變化。比如,應持續關注大型項目、民間投資的全面啟動和預期調整等。
在穩市場主體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表示,應以穩住市場主體的一系列政策操作來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實現穩增長。只要能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市場主體就能夠展現活力,進而帶動就業,我國國民經濟就能重歸正常軌道。實現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目標就有了充分保障和足夠支撐。
就擴內需而言,王一鳴認為,應繼續發揮投資對經濟恢復的關鍵性作用。除了落實好已有政策,還應拓展新的投資空間。包括適度超前布局5G數據中心等新興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科研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還需梳理優先投資項目清單,便于商業銀行加快資金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