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五個交易日的下跌后,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近日兩連升!
昨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165個基點,報7.0939;今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再度上調456點,報7.0483,中間價升值至2020年3月31日以來最高,升幅創2019年1月28日以來最大。

圖片來源:中國外匯交易中心
外部壓力緩解
從近期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來看,可以發現此前已經歷了五連貶,究竟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近兩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回升?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
從中間價定價機制來看,調升只要源于兩方面,一是反映了前一日收盤價的升值,向市場供求回歸;二是反映了由于隔夜美元指數的下降,帶來的一籃子貨幣匯率的提升。4月7日,美元指數環比下降0.83%,呈現明顯調整,人民幣外部壓力緩解。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
從外部環境看,上周美聯儲開啟臨時性回購便利工具以來,國際美元流動性緊張態勢有所緩解,4月7日美元指數顯著下行,回吐此前部分漲幅,降至100以內;從國內來看,中國制造業PMI各項指標重返擴張區間,目前全國范圍內復產復工有序推進,也為人民幣提供支撐。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陶金:
近一個月人民幣對歐元、英鎊和日元等其他貨幣的匯率仍然是在波動中升值。近期美元流動性危機消除,人民幣對美元有升值的潛力。今日較大升幅的主要原因包括中美疫情防控形勢的差距、美國經濟基本面進一步弱化以及中國資產避險性能加強。
二季度將顯現更多支撐因素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市場普遍關心這是否會對我國的匯率產生扭轉走向的決定性影響,以及后期人民幣匯率怎么走,有哪些支撐因素?
對此,央行副行長陳雨露此前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未來預計還是在7元附近上下波動,有貶有升,繼續雙向浮動。
陳雨露:人民幣匯率大家都非常關心。大家知道,我國實行的匯率制度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近年來,人民幣匯率有貶有升、雙向浮動,都是由市場力量來推動的。近期受國際疫情的影響,國際外匯市場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人民幣匯率雖然也有一些波動,但總體上來說,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比如,今年以來,歐元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是4.7%,英鎊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更大,超過了12%。相對來講,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幅度只有1.8%。綜合算下來,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還有所升值??傮w上來說,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未來我們預計還是在7元附近上下波動,有貶有升,繼續雙向浮動。外匯市場運行平穩,對匯率的預期也是穩定的。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
人民幣匯率遵循經濟基本面運行的長期邏輯不會改變,因此國內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形勢向好,肯定會對人民幣匯率穩定構成有力支撐。從目前我國經常項目小幅順差的情況來看,當前人民幣匯率并未顯著偏離均衡點,人民幣保持彈性運行能最大限度對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調節起到自動穩定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