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降成本紅利顯現 長效機制建設將提速

    2018-05-25 23:42  來源:證券日報 包興安

        ■本報記者 包興安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出臺了一攬子降成本政策,降成本的紅利已經開始顯現。正在廣東調研降成本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成本抑制”現象趨于緩解,但企業仍然普遍反映成本問題較為突出,給制造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帶來較大壓力。

        近期,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開展了2018年度的“降成本”大型調研,1個綜合調研組和5個專題調研組也已分赴全國各地展開實地調研。調研組將從調查中繼續分析評估前期政策的實施效果,以及政策是否還有待完善之處。

        專家認為,我國在降成本方面仍有較大改進空間。下一步,需綜合推進和深化改革,營造公平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建立完善降成本的長效機制。

        “成本抑制”現象緩解

        四部門日前印發的《關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強長效機制建設,亮出今年30項降成本清單,確保完成3年左右使實體經濟企業綜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較為明顯增強的目標任務。上海等地也陸續出臺降成本政策。

        從經濟數據來看,降成本的紅利已經開始顯現。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33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18元。而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92元,比上年減少0.25元。

        “近年來,隨著人工成本、融資成本、物流成本等各類成本增加,在經濟發展中出現了‘成本抑制’現象,即高成本成為抑制企業創新和國民經濟活力的重要因素。”陳龍表示,開展降成本,對于穩定經濟增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推動“中國制造2025”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陳龍認為,自2015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降成本以來,我國出臺了包括減稅降費等一系列的降成本措施,并取得積極成效,“成本抑制”現象趨于緩解,但企業仍然普遍反映成本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上升等問題,給制造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帶來較大壓力。

        “企業成本增加,既有經濟發展帶來的工資等人工成本上漲的合理因素,也有政府體制、要素資源改革不到位等體制機制問題。降成本,需要企業和政府分清各自的責任,共同努力。”陳龍說。

        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激發企業活力、促進企業實現提高盈利能力目標的必然選擇。此輪降成本主要還是源于企業外部成本過高,即企業稅費負擔、融資、交易、用地、物流等成本過高。因為,國家在供給側發力,對政府管理體制、制度、政策等一系列自身問題進行針對性、系統性改革,將給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

        去年,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就開展了“降成本”年度調研。調研中發現,政府降成本政策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政府降成本需要久久為功,難以速成;降成本政策正在形成合力,但有些政策仍需完善;政策預期的引導效應有待繼續釋放。

        加強長效機制建設

        如何建立健全降成本的長效機制?張依群表示,深入推進降成本長效機制建設,等于把降成本從政策變成制度,從短期實施變成長期約束,這不僅有利于企業現實成本的降低,還有利于企業未來成本的降低,同時可推進未來制度成本交易操作的規范性、實施的有序性、管理的嚴肅性、約束的強制性,讓企業降成本成為一種常態化、制度化。

        張依群建議,企業降成本不僅是降低企業的外部成本費用,還要通過政策制度建設來激發企業的科技創新、技術進步、擴大投資、提質增效的內在動力,這才是降低企業成本的最根本所在。因此,良好的政策制度設計和激勵作用才是企業降成本、增效益的關鍵。

        陳龍建議,應圍繞造成成本上升的深層因素,著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降低企業綜合成本。他給出了“五大藥方”:

        一是加快稅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制造業發展的稅收環境。二是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繼續適度降低社保費率。同時,在中央層面加快推進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三是加快國有企業去杠桿和處置“僵尸企業”。四是堅持簡政放權和政府能力建設相結合,在優化政府部門設置、職能和工作流程的基礎上,推行以減少交易費用和降低創新風險為核心的綜合改革,增強改革和政策的協調性,消除制度性成本較高的體制根源。五是加快推進土地、電力、物流等領域的改革,繼續降低企業的用能、用地和物流等成本。

    • 相關資訊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